“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其中公摊有20平方米,这正常吗?”近日,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反映:房屋面积让人心里没底。
根据规定,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不能超过3%:如在3%以内,多的买方“补”、少的卖方“退”;对3%以外的部分,多的卖方“送”、少的卖方“双倍退钱”。
如何判断公摊面积是否合理?市房地产信息测绘中心主任刘天金介绍,较为正常的范围是,多层的公摊面积占房屋建筑面积的10%-15%,小高层、高层占15%-30%。
但房屋面积测量专业性很强,普通购房者根本不懂其原理,也难以进行核实。不少开发商正是利用这一点,与不良测绘机构勾结,在公摊面积上做手脚,或凭空增加面积,赚“黑心钱”。
据武汉市房屋面积鉴定站介绍,去年,我市就出现过4起这样的案例。其中武昌一个小区,开发商将不应公摊的部位算进公摊,增大面积。巧的是,有几户业主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教授,他们感觉不对劲后,就申请重测。结果实测面积远小于合同面积,误差比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