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所谓冰河期是地轴调整的产物
(2012-07-25 23:11:45)
标签:
笑镜灵感力工作室地轴南极洲地震冰河期灾难末日文化 |
文:笑镜 灵感力工作室
全球各地都能发现冰河期遗迹,人们认为冰河期是全球化的进程,可是以当下的情况来看,这种学说可能要推翻,也许,所谓的冰河期是地轴调整的产物。同样的,各个大陆上高海拔的海洋遗迹,除了造山运动之外,也许另外一种观点也值得考虑进去:地轴调整。
说地轴调整之前,先粗略的叙述一下地球的生化模式。
地球上的生物大部分仰仗的是太阳的能量,这大部分的生物构成了各个时期的生态圈,反过来影响了地球。
如果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所有地质变化都是无关紧要的,可是正是因为生命的融入,使得地球的变化牵扯到了生死。一次地震,也许就会倾覆一座大山,沙化一条河流,这一条不起眼的河道也许就是某个鱼种的洄游产卵地,水质的变化可能就灭绝了鱼群。我相信这样的事情在过去的亿万年在不断的发生着。
而不幸的是,地球生物的多样化正在萎靡。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不只是我们所恐惧的那些灾害,人类才是罪魁祸首。
如今,地球上最庞大的群体就是人类。人类几乎灭绝了所有的高阶生物,独霸了食物链的顶层,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自然的失衡,使得食物链变短,这也使得人类对自然灾害变得更敏感,即便是现代化进程如此迅猛,我们却对自然更加畏惧。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恐龙身上,过大的体形,惊人的食量,糟糕的消化系统,恐龙也像人类一样曾经影响了生物的多样化。好在人类和恐龙最大不同是,人类懂得创造。
说完了地球的生化,再说说地球的气候。
在谈地球气候的时候,应该把整个大气看成一个工程,而两极就是所谓的冷却塔,当来自太阳的辐射过多,地球释放的地热过多,两极就化一点冰,使得大气的温度能够恒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当太阳辐射减弱,地热减弱,两极又开始结冰,等待下一次温度升高。如果一切只是这么简单,那就好了,毕竟地球是在宇宙中,一切必然不能这么简单。
从南极的最低温度零下90度到炙热区的零上60度,这个跨度之内,皆有生物存在。近年来,两极冰盖缩小、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新闻屡见不鲜,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人们需要考虑的是两极化冰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结果。
在我来看,这段时间的化冰不像是两极对气候的调整,更像是两极要消失——两极当然不会消失,地球的气候系统不是这么运作的,两极会在某个地方从新出现,这就切合了本文的题目。也许,地球上某些地方要迎来所谓的冰河期了,也就是说地轴要调整了,同样的是说,海水恐怕就要摇荡起来了。
所谓的冰河期,也许只是地轴调整的产物,在地球漫长的历程里,地轴肯定发生了很多变化,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猜想。这种猜想,可以解释很多当下理论不能解释或者自圆其说的东西。
对于结果,人们早就有了各种预估,坏能坏过世界末日、人类灭亡么?其实,人类灭亡对于地球,也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就算对于人类自身,灭亡的可怕也仅限于过程,结果,真的有人在意么?我最近越来越质疑这一点。
说这么多,下面才是重点,如果地轴变化,两极从新选择,到底会发生在哪里呢?有我们能预见的征兆么?未来南极洲会成为一个可居住的大陆么?两极化冰会释放出什么远古微生物,对于地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人类会灭亡么?人类怎么面对愈加惨烈的自然灾害?问题太多太多,以后慢慢敲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