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基督徒 那些基督徒
(2009-06-19 17:06:48)
标签:
宗教信仰基督徒信徒李宇春佛教文化 |
这些基督徒 那些基督徒
笑镜(神不是住在人的臭嘴里的)
1 恶毒的“基督徒”
前不久我在某论坛开了李宇春的玩笑,一句“春哥大力丸”招来了某人的不满,其实能感觉到这不满绝不是刚剪断脐带,看它蹦蹦跳跳的鲜活架势,似是早已打通了任督二脉。
有道学人士跳出来指点我的粗鄙,我着实有点脸红心跳,一时间娱乐精神在胸间荡然无存,可我还是怯生生的反问:如果屏蔽掉模糊性别的炒作,伟大的李宇春还有什么娱乐价值么?
可惜我的低调换来的是“你怎么配”这样更加严厉的反问,“有些人就是会说些风凉话!有些人就是无视人家的努力!”一棍接着一棍,八步赶蟾把我逼入窄巷。说实话,有那么一瞬间我羞愧的快要窒息了,笑镜不就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么?享受免费娱乐公众人物不就是我们生存在这社会唯一的权利了么?而且,我们大多还是自娱,那些公众人物编造无聊的剧情,编制下流的谎言,让人们涌入他们虚假的世界,我们连在谎言中感受一丝优越感的权力也失去了么?
看看满文军虔诚道歉的样子,我一口浓茶喷到沙发上,道划谁呢?你的娱乐价值已经透支了,别再为了人民币道歉了,和你的大款老婆一起蹲班房去吧。要么两个人吸着大麻窝在三层的别墅里谈天吧。
“老婆大人,这帮傻逼老百姓现在越来越难操弄了!”
“你啊,爹妈都用过了,我看将来你也只有装g了,不然你滚犊子吧,老娘也爱幼齿。”
这是脑海里的片段插播,就像是新闻台的滚动播出。
虽然被骂,我依然坚持心中认定的公众人物的娱乐特性,少了这一块的公众人物就是残缺的。每个明星的娱乐特质不同,如王菲即便落入口舌,也只是爱的极端、行事潇洒之流,如大胡子放上砧板,只能做出双飞群p的凉菜。
我就想问李宇春到底还有什么娱乐价值?有老百姓肯称他为春哥就是他的娱乐价值还在,如果有一天中国又有了华哥、丽哥,那春哥也就如流星陨落了。
说到这里,我得说说这位道学人士,据说他可是道地的基督徒。劝说不成,便恼羞成怒,这便是他的作风。他曾经对我说教,可我们对世界有着明显的不同,于是我直接拒绝了他,从此之后,我变成了冥顽的垃圾。
我一直认为,就是这种自称是基督徒、有信仰的滥人,败坏了这门宗教,而使得这宗教里的很多智慧成为流沙。
其实我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人,这种人也不单单是寄型于宗教,比如玩伴也是如此,一约不成便恼羞成怒的大有人在。
我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过于自我,拒绝别人从不假考虑。有人想要约我夜游,我婉拒之后换来的是清高的评语。“你他妈的装什么b?”有人请我吃饭我认为毫无必要,换来的是之后无休止的谩骂,“这个傻逼太小器,叫他吃饭好像是要让他掏钱。”
不管是什么样的评价,我都被划为了异类。基督徒也是这样对我的,“你个傻逼多看点书吧。”“你个傻逼别不懂装懂了。”
我无语,一个人对于世界有自己的认知和解读,居然也能犯了忌讳,难道这个世界已经不允许自由意志的存在了么?
就算我错了,就算我走了弯路,我也有我走路和发声的权利。不是这样么?
2 温暖的基督徒
好的信徒会影响一个宗教的形象,通过国外的电视节目,我看到了很多温暖的基督徒,这些人的行为是让人觉得舒服的,这些人的话语是充满宗教智慧的。
可是太多信徒把宗教当成了一种叫卖,发展到后来就成了强卖强买,当信与不信变成了壁垒分明,这便是宗教的可悲,也是世界的无奈。
3 有信仰和无信仰
一个人有没有真正的信仰,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真正的信徒都是生活化的告知,他的生命就是和宗教相联系的,他的一举一动,那个每一个选择,都会透出宗教的影子,他们已经过了信仰的盲目期,他们找到了信仰的正途。
像是台湾综艺新贵黄国伦,你可以感受到他的虔诚,他不会照本宣科的传教,他只是自顾自的娓娓道来,你听到的是生活,可是感受到的却是信仰的温暖。
可是有些所谓的信仰者可就做作透了,说着教条的教义,用的都是那些用滥了的驳斥,要知道一个发展了千年的宗教,不管是什么样的质疑,他都已经有了体系化的反驳,我曾经构思过这样的书目——《宗教反驳集萃》,可是最终因为多种原因流产了。
这种体系化的反驳和千篇一律的例证是不具有说服性的,宗教的伟大在于它存在的普遍性和形态的多样性,如果两个基督徒用一种说法来攻击我,我就会失去聆听的耐心。
4 信徒的偏执
不信,你就去死好了。这就是某些信徒的原话。这还是信仰么?这和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不信,你就是无知的。人人都是无知的,人不会因为某种信仰就比其他人高明多少。
不信,你就是可笑的。你怎么敢质疑神的存在?这是信徒的潜台词么?不是!你怎么敢质疑亿万人的共识。
……前不久终于遇到一位心平气和的信徒,宗教类别我就不再标明了,他笑呵呵的 对 笑镜说:你质疑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你不要质疑自己,你也是神的产物;你质疑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中要有所信仰。
突然之间,我的面前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