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巴哈欧拉
(2009-06-16 00:31:11)
标签:
宗教佛教巴哈伊教造物主巴哈欧拉中国教育 |
初识巴哈欧拉
笑镜(阿弥陀佛、阿门、无量寿佛)
我写佛教的小文章,就有人认为我信仰佛教,这让我很惶恐,我并不能全盘接受佛教的教义,更不能忍受佛教的一些教条,更让我苦恼的是佛陀是顶级的贵族出身,而我是彻头彻尾的藻类,前人所开辟的这条修行之路,着实在我面前划开了一道根源上的鸿沟,而仅仅想要搭建一座通天的桥梁,就需要耗费一生了。随着修行的加深我会愈加迷惘,尚未入世,谈何出世?而入世这事儿,可能是一般老百姓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残缺的人生,如何完成生生世世的轮回?看破红尘的王子不知道,信众亿万的佛祖也从未说过。转动念珠,嘴里念的是操盘圣经,盘趺而坐,为的只是减掉腰间的赘肉,以使得自己离中年惰男的形象远一点,可悲啊,佛教于我,也仅剩下修身的功用了。
每每路过洪楼大教堂,我都会抚摸公文包里的圣经,然后默念箴言和诗歌,圣经里有太多智慧,包罗万象,无愧天书。可这也不是我的信仰,每当我看到出入于教堂的人大多是下岗、退休、无业的婆婆妈妈,我只感到无奈,god和dog已经成了中国女人的两大安慰源,当信上帝和遛爱犬处于一个精神层级上,一个国家的精神缺失也就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有诗人曾嘶吼:中国的信仰已死,中国的精神已死。曾经我嗤之以鼻,现在看来,这种嘶吼还是满到位的。
我没有信仰么?也许是我信的太多,也许是让我自觉渺小的智慧太多,我不认为这些智慧可以放进一个盒子里,我也不认为伟大的话语都出自一个人之口。我干过公司,混过办公室,我知道领导的含义,我也知道宗教团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公司的影子,他不仅仅需要精神上的凝聚力,他也需要一些经营的手法……总之,所有的荣誉都被小领导顷受了,我觉得很不对味,除非精神世界有一个大老板,领袖,无敌的人,万象的人,神……造物主。
——这是人的定义,造物主,多么逊的头衔,多么没创意的描述,可我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字眼了。
我一直在想,我爱每个宗教的救赎,也恨每个宗教的盲从,我爱宗教倡导的独立自由,也恨一小撮人的狂热和误读,我的人生在不同的宗教里有相似的投射,可是具体到每个宗教里却又成了不同的因果,我能接受这一种,我也不反感另一种,不管是哪一种景况,都是对我无限的慰藉。
上个周末,我初识了巴哈欧拉,今天,我开始读《七谷》,不好淘换的书籍,我觉得,有共鸣,我觉得,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巴哈伊教的教义约有12条要义:
(1)人类平等。
(2)真理是独立的。
(3)各种宗教的根本基础是同一的。
(4)宗教的目的是为了团结人类。
(5)宗教必须与科学及理论相符。
(6)男女平等。
(7)破除一切偏见。
(8)世界和平。
(9)普及教育。
(10)解决经济问题。
(11)推广1种共同的世界语。
(12)要成立1个公正的国际裁判所。
此外该教崇尚“九”这个数字(三位一体的加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