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资就业 是无奈还是等待?
文/笑镜
这年月,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了,澳洲读书归来的妹子在国内没待上几天,就打道回澳洲了,千万别用爱国不爱国来衡量当下的海龟,毕竟海龟不是忍者神龟,国内的职场环境有些残酷,有些单位比下水道好不到哪里去,没有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本事想在那种情况下生存真的不太容易,有时候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在那种情形下还真的耍不太开。从八百底薪到零工资就业,这些表象下的本质问题就是当下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如果单单去谈论就业压力的问题,中国并不比外国差到哪里去,可是如果把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汇总起来,再把就业这一环锁回到这条锁链上,这个社会问题可能引发的效应就会显现出来了。
现在的就业者,大多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如果单位够好,前景不错,有登堂入室的机会,那零工资就业比那些千把块的“低就”要好上很多,零工资“高就”,这是很多择业青年的不错的选择。可是当下的一些用人单位,明摆着就是看中了国内竞争压力过大带来的“低工资效应”,很多用人单位的潜台词就是:你看不起这个身价,可总有人会觉得合适的。有些单位更是看重了毕业生急需职场经验的动机,把大学生劳动力用炒作短线的方式来利用,从表面上来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达成了双赢的局面,其实,零工资无法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而频繁的换人的公司也不会有本质的发展,这明明就是双输,只是用人单位不傻,他们给这些廉价智慧劳动力的岗位常常都是些无足轻重的角色,每个单位都有流水衙门,压缩流水衙门的运营成本就是用人单位立于不败境地的保证。
找工作的人,能够接受零工资或者低工资待遇,无非两种情况,生活有压力的,现实的无奈,生活没压力的,机遇的等待。
零工资就业,是无奈还是等待?不管是什么,我不欣赏招聘单位的这种姿态。不过职场就只是职场,如果在踏入之前就给他赋予太多其他的含义或者希望,那带来的只能是失望。
最近妄图重返职场的我应聘了不少单位,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用人单位愿意提供的只是一个位置而已,零工资就业是他们所说的考验和历练么?我们真的能从他们那简单的赚钱体系里获得考验和历练么?我承认机会无处不在,可是让我接受历练无处不在,我接受不了这样的逻辑。
零工资毕竟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可是这其中反应的问题却是多层面的,从择业者角度来看,我只能说,今后将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