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猛壮举:还有谁比俺更胆大

(2008-09-03 07:14:14)
标签:

休闲

童年

生活

趣事

回忆

分类: 乡野童年

感谢新浪金庸客栈论坛精华置顶推荐

 

    您怕野蜂不?您有没有被野蜂蛰到过?您有没有被一大群野蜂蛰到过?您有没有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主动招来一大群野蜂朝自己下刺?没有吧,哼哼。

 

    俺齐桓大帅就有过这经历,没想到吧。那大约是上五年级的时候吧,一天下午放学后,相邻胡同的十来个小伙伴,紧紧地簇拥着我这个刚刚在班上向同学们夸下海口的“勇敢者”,不走大路走小路,绕到生产队那巨大的圆形粮仓后面,去现场目睹我干一件在同学们眼中属于“惊天动地”级的超猛壮举。

 

    这件壮举,就是招惹野蜂。生产队的那个粮仓,总体积要比平常人家的三间正屋还要大,是用土坯盖成的,墙壁非常厚,外面抹了白灰泥。

 

    不知从何时起,粮仓后面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一天,一个小伙伴偶然从这里经过时,发现洞口有很多野蜂在飞进飞出。他大着胆子朝里一瞧,好家伙,顿时被吓得拔腿就逃。
洞口里面虽然黑麻咕咚的,但却能模模糊糊地看清,洞内不知被什么掏出了一个方圆超过一平方、高约一尺多的立体空洞,充塞其间的是一个巨型的大磨盘一般的野蜂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嗡嗡振翅的野蜂。

 

    这种野蜂,是非常厉害的那种。身材细长,尾巴上长长地探出一根尖尖的毒刺,看起来煞是吓人。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同学们中间传开了,经常有人跑去远远地观看,但却无人敢靠前,胆子最大的也不过是丢几块土坷垃过去。

 

    只有我,历来都觉得自己是英雄好汉的小小的俺齐桓大帅,突发奇想,觉得应当借此提高一下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了,就在班里大声宣布:“我要去惹惹那些蜂子,你们谁敢去看?”

 

    全班一时无人敢应声。有的是认为我在吹牛,干脆不置可否;而更多的,则是立即考虑到如果去看,而我又真的招惹一下的话,必然会跟我一起遭到野蜂攻击,所以也不敢答话。最终,只有平时与我最亲近的十来个小伙伴,答应前去观战助威。

 

    到了现场,立即不宣而战。我从灌木丛中折下几根带树叶的枝条儿,握在左手,右手也拿一根。然后,我悄悄来到那个蜂洞前,突然将右手的树枝猛地插进了洞中,一通猛搅。同时,我在心里默数着“一、二、三、……”

 

    数到“五”时,我大喊一声:“跑啊!”说完,将右手的树枝一丢,回身撒腿就跑。离我足有二十米远的小伙伴们愣了一下,也跟着回头四散奔逃。

 

    真个是说时迟、那时快。我一边跑,一边听见脑后的“嗡嗡”越来越响,响成一片。边跑边忍不住回头一瞧,怒火万丈的野蜂们早已倾巢而出,黑压压地扑了过来。

 

    我一边使出吃奶的力气逃跑,一边按照事先想好的对策,把一直握在左手没松开的几根树枝举到脑后,拼命挥动。哈,还真管用,尽管有数不清的野蜂在努力地攻击我,却只有几个野蜂能突破我的树枝“火力网”,在我脖子上扎了几下。

 

    尽管只有几下,却比较疼。于是,我又实施第二预案,一头钻进了路边一丛密密的灌木丛。低头弯腰、左绕右绕了半天,也没有摆脱蜂群的纠缠,后脖梗子上还是越来越疼。


    最后,只好实施比较狼狈但肯定管用的第三预案。我冲出灌木丛,跑到河边,丢掉树枝,“扑嗵!”一头扎进河里,从水下潜到远处,直到憋得不行了才敢露出头来。

 

    回头一瞧,刚才我入水的那块水面上,竟然还有一群恶狠狠的野蜂在不依不饶地盘旋。哈哈,再朝更远处扎个猛子,摆脱了。

 

    湿淋淋地回到村里,按照第四预案,低着头悄悄来到同一胡同的一个小伙伴家。不是我自认为做了坏事抬不起头,而是我的后脖梗子已经肿得令我的脑袋没法抬得起来了。这时,刚才四散奔逃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在这里心神不宁地等着我了。

 

    此刻,我才感到后脖梗上疼得确实厉害起来了。大家一检查,不得了,我那原本瘦瘦的脖子,已经肿得快比脑袋还要粗了。而且从后面看,就跟刺猬差不多,密密地鼓着一大片尖顶红包,每个包上里都插着一根毒刺!

 

    于是,大家在纷纷表示由衷敬佩的同时,开始紧锣密鼓地用传统办法为我治疗。先是拔毒针,然后架梯子上房檐给我捉来四、五只大个头的蜘蛛,把它们放在我的伤处。

 

    这是我们那边治疗蜂伤的传统妙招。只要把蜘蛛放在伤处附近,它们就会立即扑过去自动吸毒液。只消一会儿功夫,我就不再像刚才那么火辣辣地生疼生疼了。

 

    等蜘蛛吸饱,把它们放走,小伙伴们又拿来大蒜,切成两半,把蒜汁抹在我的伤口上,很快就连肿都消退了,我的脑袋又能抬起来了。

 

    从那天起,我不怕毒物蛰咬的名声就出去了,连学校的老师也听说了,在课堂上把我狠批了一顿,不过下课后还专门对我说:“你算是我听说过的最胆大的了!”

 

    一连几天,我在学校里都是昂着头走路,充分体验当名人的感觉。没想到,这名声很快就险些被一只蝎子给打破。

 

    斗蜂壮举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们在胡同里玩捉迷藏,我藏进了一个土墙拐角处,刚刚站好,扶在墙上的右手就被一只出来觅食的蝎子给蛰了一下。

 

    那种疼法,绝对是正常成年人都无法忍受的,远远超过野蜂蛰后产生的感觉。那真是可怕,我祝愿大家这辈子都不要被蝎子蛰到,太可怕了。

 

    当时,我明显地感到一种东西在肌肉内部沿着胳膊朝上走,走到哪里就疼到哪里,整条胳膊都在疼,疼得我一头拱到地上打起滚来。

 

    被旁边纳凉的大人们抬回我家后,我在土炕上继续打滚,鬼哭似地嚎叫。就连村里的医生都被请来了,可谁都没有办法,因为怎么也找不到被蛰之处,既不红也不肿,一点儿痕迹都没有,捉来放在这条胳膊上的蜘蛛也找不到地方下嘴。

 

    大人们只好用一条布带扎在我的肩膀处,阻止毒气上行,同时还不停地给我的胳膊上包上沾水毛巾。但是,整条胳膊一直都像插在开水锅甚至是热油锅里那样地疼……闹到快天亮,毒劲终于过去了,不怎么疼了,我这才昏睡过去。

 

    我被蝎子打败的消息,自然也很快又传到学校里去了。不过,倒是没有人笑话我,更多的是同情。一是前些天招惹群蜂被蛰粗脖子的壮举是事实,无人敢比;二是附近没听说过有人被蝎子蛰过,无法比较,因此大家就都认为蝎子确实厉害而不是俺小齐桓大帅不够厉害,于是就都来怀着更加崇敬的表情前来慰问。

 

    二十多年后,我在一家酒店参加宴会,服务员端上来一道名菜,叫“雪山飞狐”。我一看,原来是用蛋清做成的“雪山”上,放满了油炸蝎子。而“雪山”顶上,却是一群爬来爬去的活蝎子,看得我心中直发颤。

 

    那道“雪山飞狐”,就我一个人没敢吃。就连桌上几个美女都在大家鼓励下,各自夹起一只活蝎子表示了一下,算是吃过了,我也始终没敢碰,只是在心里说:

 

    “有本事,你们让它蛰一下试试!”

 

(2008/09/03  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