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浪金庸客栈论坛精华推荐
轰轰烈烈的北京奥运会,基本圆满地结束好些天了。为什么要说是“基本圆满”而不是“完全圆满”?因为我没参加。
要知道,奥运会上有很多项目,我都从小就追求过、狂热过,甚至有的还表现出过惊人的天份的啊。特别是那个射箭比赛,要是有我齐桓大帅参加的话,就不会整得那么惊心动魄了,就不会直到最后一刻才打败韩国运动员了。
不要以为这是吹牛。我齐桓大帅十来岁的时候,就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以超乎爱迪生甚至爱因斯坦童年的聪明才智,为促进乡下射箭运动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了——在从来没见过正宗弓箭的情况下,我创造性地研究改进了曾经风行于周围所有村庄儿童手中的落后器械,使之跟上了世界弓箭发展的大潮流。
那个时候,我们这样的住在乡下的十来岁的少年儿童,都是人手一张弓一壶箭的。不过,那时我对于手里那张弓、那壶箭,并不满意。
那弓,只是一根细细的柳枝儿弯成个半圆状,用麻线两头拴住;那箭,只是一根高梁杆儿,顶端插个从大人那里偷来的缝衣针。由于弓身已经很弯,因此拉伸余量有限,没法使用更长的箭,所以就射不远,而且很容易损坏。对此,没有人觉得不妥,因为在这片乡下,这种简陋的弓箭已经流传了很多很多年。
只有生来就喜欢玩创新的我齐桓大帅觉得不妥。于是,就开始创造性地研究改进了。要说完全没有样本,倒也不是,因为手里有一本《三国演义》小人书,上面全是拉弓射箭的画面。
这就好办多了。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我从生产队里扛回来一根宽宽的长长的竹条儿,用镰刀削得一米多长、中间宽两头窄;又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从外祖母纳鞋底用的上好麻线中剪来一段,作为弓弦,拴到竹弓上。于是,一张跟小人书上一模一样的全村头一号的反曲大弓,就做好了。
光有好弓还不成,还得有好箭。箭也好办!用镰刀把那根竹条儿的剩余部分,破削成了二十多支一尺半长的、直溜溜光滑滑的竹箭。箭羽怎么办?好办,后面夹上公鸡毛或是鸭毛,反正这两样动物院子里就有,抓一只借几根就是了。箭头怎么办?好办,练习箭不用箭头,直接削出尖头来就成;杀伤箭呢,剪块三角形的铁皮夹在前面粘牢就是了。
结果怎么样?一下子就在全村乃至全校都引起轰动了。连那个最严肃、最爱体罚学生的校长,都笑眯眯地让我在一大帮子老师学生面前,表演了一番如何用这改进过的弓箭射中几十米开外的草垛子。
放学后,跟在我身后盼望着能摸一摸、用一用这套跟小人书上一模一样的新型弓箭的同学,至少有五十个。有的还不停地凑到俺身边,反复请我赏脸吃掉他们手里那珍藏了很长时间的水果糖。
最后,小伙伴们终于都打发走了,我终于一个人回到自己家所在的胡同口了。胡同里很静,只有一头半大猪儿在散步。我认识这头猪,这是我家斜对门的邻居家的猪。
刹那间,一种想试试新型弓箭杀伤力的想法,不可抑止地涌了上来。二话不说,拉弓搭箭,瞄准,放!哎呀呀,只听“噗”地一声,那箭直直地深深地扎进了半大猪儿的屁股。猪儿“噢”了一声,带着箭掉头就跑回家去了。
奥运会上中国射箭运动员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勇气,在当时的我齐桓大帅身上就有了,因为我对于这次射猪的成功试验结束后所遭受的来自于大人们的责骂与报复,完全不在乎。不仅如此,对于一下没把猪射死,我还不思悔改地深感遗憾。
我准确地认为,问题是出在箭上。箭杆是竹子的,惯性不足,没有威力。那用什么材料呢?用铁。找啊找,很快就在仍然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从生产队里扛来一捆直径粗于圆珠笔芯、细于铅笔杆的粗铁丝,然后钳子榔头一齐上,剪成合适长短,整得直直的,后面用胶水粘上两片硬纸作为箭羽。前面不用夹铁片了,磨尖就成。
第一支也是最后一支铁箭,很快就做好了。躲在小屋里的我,兴奋不己,因为我已经预感到了我将再次成为村里伙伴们中间的“箭神”。此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门外院子里非常安静。于是,我站起身来,把这支铁箭搭在弦上,瞄准门外十多米处一棵榆树,使出全身力气,搭箭,拉弓,放!
刹那间,我全身的血液一下就停止了流动,冷汗“唰”地冒了个全身,因为就在铁箭离弦的那一瞬间,一个高高的人影走过遮住我部分视线的外面西侧房屋的墙角,出现在眼前了!那是一位住在我们家的外乡来的河工,是从治水工地上回来拿东西的。那个年代,县里经常跨公社组织壮年劳力参与大型治水工程,各家都经常临时住有外乡河工。
闲话休叙。我就那么呆呆地站着,眼瞧着那支铁箭朝那棵树飞去,而那个河工也正在继续朝前走,他进屋的路线刚好经过那棵树前。说时迟那时快,“咚!”铁箭擦着河工的鼻子尖,直直地扎在了榆树的树干上。
再看那脸色变得跟纸一样灰白的河工,死盯着那支插在树上“嗡嗡”抖动的铁箭,两手扶着树干,一动也不敢动。当箭停止抖动后,河工再也站不住了,抱着树干出溜下去,一屁股坐到地上去了。
最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我那与生俱来的射箭天才,最后就完全被大人们给扼杀了。否则的话,这次在北京奥运会上打败韩国射箭队时,能用得着那么费劲吗?
于是,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射箭运动员跟外国特别是韩国射箭运动员激烈比拼时,我就总是感到心酸……
(齐桓大帅
2008/08/31 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