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鲁稚
鲁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06
  • 关注人气:20,3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少年报》访谈——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性格

(2013-04-16 10:09:57)
标签:

教育

分类: 我的写作与出版

【语录】

 

“养育孩子是人生的一部分,怎样对待孩子,实际上就是怎样对待人生,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又塑造着孩子的人生。”

——鲁稚

【访谈】 

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性格

 

记者:您曾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

鲁稚:嗯。我发现,凡是有耐心的父母,与自己的上一代也大多有着很好的关系。自己小时候受到很好的照料,成人后往往能和老父母相处融洽,自己也成为父母后,对自己的孩子同样会心态柔和。

很多人,在他的童年时期,没有学会以更好的方式与人相处,没有学会以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来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会的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他自己成人后也只会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我一再写过,幸福是可以遗传的,同样,不幸福也是可以遗传的,很多时候,无论我们多么不愿意,都总是在重复上一辈的命运,这种复制效应,不只是源于生物意义的基因,也源于精神层面的遗传。

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性格。可以这么说,孩子的命运源于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

 

记者:您提到“凡是有耐心的父母,与自己的上一代也大多有着很好的关系。”家长应该注重“孝”的教育吗?

鲁稚:“孝”其实是一种单向的关系,父母永远高高在上,向孩子施恩,孩子则处于低微的位置,向父母还债。其实,“施”和“受”是相对的,我们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回报。孩子给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快乐,如果没有孩子,我们的生活就不是现在的样子。没有一个家长会愿意失去孩子,再苦再累都宁肯承担这份责任,就因为孩子给我们的欢乐太多太多,给我们的意义太大,我们无论如何都舍弃不了他。

我经常对儿子说,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多的启示和灵感,没有你就没有这些书,你是我人生的引导者啊,不是我在教育你,而是你在引导我,我们相互指引,相互照耀。我想,当儿子听到这些话时,他的内心也会充满感激和感动,我还有什么必要去教育他“孝”呢?该做到的他自然都会做到。

 

【分享】

 

说“Apple”时,孩子最爱我

 

大概在鲁鲁七岁那年,有一次我看报纸上说,现在很多孩子自私、冷漠,不懂得爱,就问鲁鲁:“你觉得我爱你吗?”

“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多了。”

“那你觉得我什么时候最爱你?”

“你说Apple时。”

心里很感动。那时候我经常捧着鲁鲁笑盈盈、红彤彤的脸,轻轻地搓揉着,“好乖!AppleApple!真像个大红苹果!”那一刻,我的眼里必定是满含着爱意的。

但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以为他会说是给他买玩具的时候,或者说是给他买零食的时候,因为每到那时,他都会高呼着“妈妈”,冲过来亲一口。我以为那才是他最高兴的时候,也是他最能感受到爱的时候。

其实不然。我的爱纵然是表现在每时每刻,但他感受最深的却是我说Apple的时候。的确,一双温暖的手捧着他的脸,一双含笑的眼睛看着他的眼睛,一句无比赞美的话发自肺腑,这一切就足以构成爱的含义了。

孩子并不是不懂爱,他知道什么是幸福。而我们,并不一定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不要以为挣钱养了他,就等于是爱了;也不要以为给了他玩具和糖果,他就应该永远感激。我们能够给孩子的更宝贵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时间,只有时间是金钱买不到的,必须亲身去付出。如果你舍得从电脑桌前走开,从麻将桌前走开,从电视机前走开,从你自己所沉迷的事情里走出来,笑盈盈地,暖洋洋地,耐耐心心欢欢喜喜地和孩子玩一会儿游戏,说一会儿话,你的爱就有了更实在的表达,也许会让他牢记一生。

摘自《与孩子一起炼爱》

《岭南少年报》访谈——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性格
 

《岭南少年报-育儿周刊》

本文采写/本报记者 邱铭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