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沉思默想 |
人对自己犯的错会有更强的承受力,比如一个主妇炒菜放多了盐,她会自己拼命多吃那盘菜,以使得“放咸了”的后果显得不那么严重。而假如是别人放咸了却拼命劝她多吃,那她是一定难以下咽的,“别人的错凭什么要我来承担后果?!”
更强的承受力来自于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自主性也有更强的自我纠错能力。
一个人如果指责对方把菜炒咸了,他自己也一定倾向于少吃那盘菜,同时还希望别人都不吃,剩得越多越好,以证明自己的指责是正确的,尽管剩菜会造成浪费。
人都会证明自己正确,哪怕是通过毁坏那个不太完美的事物来证明,而不是力图让它变得更完美——完美了就显不出自己的英明。“证明自己正确”往往会让人采取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态度。事实上,当你开始判定对错时,就已经开始损害效率了,因为这必然导致进攻和防御的产生,谁又会愿意自己是错的呢?有攻击就有防御,就必然导致冲突,导致损耗。
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人甚至会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证明“我正确”——我把自己毁给你看,你不是认为那样的我更好吗?你错了!我就是不做那样的我!你拿我没办法!你输了!你赢不了我!!
很多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专制的父母,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都有自己的逻辑。
“客观”需要“无我”,有我就是主观了。无我则需要放下“对与错”的判断,只是观察事物本身,不去评判,只是观察,看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的成因和来龙去脉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