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能收获什么——儿子的英语夏令营助教日记(之二)
(2012-08-10 14:47: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私人生活 |
第四天。 2012-7-22
今天上午9点开会,每个班都说了自己班上的情况,到十一点多会才开完,看起来开会也需要耐心。上午老爸来学校了,我正无聊地开会呢,老爸突然在外面叫我,给我拿了一个芒果一个梨还有一把刀,让我中午吃,我看那芒果真挺不错的,是老妈从攀枝花带回来的,颜色都有点发红,肯定很好吃的。
老曹(昵称,我的英语老师)把我叫去他的办公室,他问我来学校当助教最该干什么,我觉得是跟老外交流。他说我应该做一个课题,采访那些外教,那些外教可都是来自全球顶尖学校的学生啊,采访他们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然后写出一个报告。我一下就被点醒了,觉得这真是一件大事,一定要做!老曹能点拨我也说明他确实看重我。
于是下午我就没去班里,在宿舍里想这个课题的事情。我定的研究题目是,是什么造成美国和中国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这样的差距会给国家的未来造成多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课题很适合我现在去研究,因为正好身边有还在读国外顶尖大学的优秀学生。因此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一个是爱好对于选择专业的影响;二是未来想做什么?现在的专业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身边人的职业是否与他们的专业相关;三是大学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这几个问题就很能体现出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的差距,然后我整理一下这些资料,写出一篇报告就大功告成了。
第五天。2012-7-23
今天上午我认识了一个从科迪毕业的女生,比我小一届,在五班。一开始她在人人网上加我好友,我都不知道她是谁,后来我突然发现五班有个人就是我人人好友上的那个。她告诉我,她和她妈妈来学校面试的时候,她妈妈还和我老爸聊过学校的情况,也正好说到我,估计她就回去加我好友了。
课间的时候我采访了Alex,他在剑桥读医药专业,他说他以后想当医生,这是他的梦想,但是这跟爱好并没有太多关系。之后Richard也来了,他是学法律的,以后想当律师之类,他说在英国大部分学生做的工作跟他们的专业并没有很多关联,因为一个岗位的竞争很大,如果你不是最好的你就无法得到这份工作。这点看来还是和中国差不多,但是中国的大学生就是玩的多,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自己要啥,或者说未来的自己能得到啥。不像这些外国学生,即使在剑桥都还是依然很努力去争取。
第六天。2012-7-24
今天早上起得格外的晚,八点半才醒,等我穿好衣服准备去洗漱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已经响了。洗漱完之后上个厕所,又耽误了一会儿,正好赶上去开九点的会。话说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天没有赶上早饭了,管他的,反正当助教不累,不吃早饭也无所谓。
开完会之后,我又跟老曹说了一下课题的事。我觉得我手头上数据还是太少,得上网查查,或者再跟其他外教交流一下,之后找时间写出一篇文章来。
今天下午安排了出游,去植物园,就是离我们学校非常近的那个。实际上这个地方不是特别有意思,唯一特别之处就在于园内有很多树木,绿化很好。当然也有什么梁启超墓、曹雪芹故居之类的景点。一开始我带着我们组的人去了园内最远的一个地方,那里有一段栈道,下面有一条小溪,还有杉树,挺漂亮的。下来之后,他们就待在一个有空调的小卖部里不想走了,我只能是自己去人少的那些种了很多植被的小路转转,还是挺不错的。
晚上我去机房查了一下关于英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资料,记在了本子上,准备明天开始着手写,反正肯定得在夏令营期间写完这个报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