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早市我喜欢经过装备训练场,是军队上的,特别宽阔,横七竖八的车道两旁,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还有山坡(训练场本来就是北山的一部分),跨过场边的铁路,就可以直接上山了。
顺着铁路一直往西,不到几百米,就是一个隧洞,据说就是诗人海子自杀的地方。刚来北京时,陪一个诗人去看过,就那一次,再也没去第二次了。海子自杀的地点有好几个版本,比较流行的是在山海关卧轨。其实,不是山海关,而是通往山海关的铁路上,就是昌平这一段。当年海子在政法大学教书,就住在这附近。
这条铁路是条支线,平常很安静,偶尔才有火车通过。而铁路后面的北山却很热闹,很多老年人在爬山,爬到山顶就亮开喉咙吼几嗓,据说是吐故纳新,增加肺活量。
训练场属于军队所有,经常有士兵在训练,开着大大小小的车。即使有那么多的人和车在运动,也只占了训练场的很小一部分,其余地方总是有人在放风筝、背英语、骑车、舞剑,偶尔还有老乡放羊。奇怪的是,谈恋爱的人并不多,大概因为太空旷,视线太好,即使有非常高大的杨树,树下有非常大的阴凉,阴凉中有非常多的草,远处也能一眼把树下的人看清,剪影一般。在树下歇凉的大多是从早市归来的俗人,推着车,提着菜,聊着东家长西家短。
从海子自杀的地点推断,当年他很可能也是走的这条路线,从政法,到训练场,到铁路边,他也应该是穿过了这片广阔地带的。如果他有运动的习惯,如果他也需要每天去买菜,也许,走到这里,他就该向早市拐弯了,或者翻过铁路直接上山,也在山顶吼几嗓,这对于他的痛苦心境来说,未必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但他也不是海子了。
人生真是说不清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