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高素质的教育者

(2010-06-27 16:35:1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感悟

    看北京台的《非常向上》,谈高考的,看到今年的文科状元,一个女生,样子和神态都很像Ida(鲁鲁小学时的课外班英语老师),就给Ida发了几个短信,问候加汇报,告诉她鲁鲁现在成绩已经很好,个子也一米七五了。她回信说:“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啦!真的真的为他骄傲!您也是老师,相信您能体会我的心情!”我告诉她,鲁鲁视她为恩师。

    这话一点也不假,她在鲁鲁的成长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因为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她出现了,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

    也许在鲁鲁长大以后再来看,她并不是水平最高的老师,但在当时,在鲁鲁所处的环境中,她就是唯一一个能赏识他,发现他价值的老师。她不仅是名校毕业,不仅是学英语专业的,还是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在小学阶段,在鲁鲁所处的这个圈子,确实还没有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专门学教育的人来做他的老师,他还没有这个福气,只有在校外的这个培训班里,遇到了她,这是鲁鲁唯一能遇到的最高素质的老师。

    其实,她的可贵还不在于教学的水平上,想起那时候,鲁鲁还并不优秀,各方面都很平常,在学校他不是一个被喜欢的孩子。但在Ida那里,每次和我聊到鲁鲁时,她的眼神,她的语气,都总是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欢。当我把《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送给她时,她第一时间告诉我,看到书中的每一件事都想起鲁鲁当时的样子,觉得好可爱!她对孩子有着爱,而对孩子的爱,这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最必不可少的素质!

    人越是在幼年,可塑性越大,越是需要高素质的老师,这对他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的教育体制很怪,越是低年级的老师,文凭越低(当然,文凭低并不一定代表水平低,这里只是说明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评价),似乎越小的孩子越可以敷衍。太功利了,因为出成绩是在长大以后,所以能人更愿意介入长大以后的教育,以至于很多做基础工作的人,都似乎是迫不得已。

    没有光荣与梦想,没有发自内心的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激情和真正的创造性。正是因为如此,鲁鲁能在小学阶段遇到Ida,这是他一生的幸运。当然,这只是鲁鲁的情况,不排除还有很多有理想、素质高的人在从事着小学甚至是幼儿教育工作,他们就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之所以特别敬重孙瑞雪,也就是这个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