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谈到孩子的早期教育要顺应自然的问题,我打了一个比喻,两杯水,一杯是白水,一杯是糖水,刚开始区别很大,但是当你不断地加果汁进去,即使加的果汁完全一样,加到最后,几乎也没有区别了。更何况加果汁的时候,两个杯子完全可能加得不一样,假如往白水里加得更多,最后的结果与当初将完全颠倒。
这是为了说明,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幼小的孩子灌进大量知识,虽然在一开始时显得比别的孩子有优势,但在人生漫长的竞争中,不一定能把这种优势一直保持下去,甚至因为违背了自然成长的规律,还有反作用。
现在想来,这个比喻还不恰当,因为假设的两杯水,一杯是白水,这还低估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能力。任何孩子都不是一杯白水,都是有味道的,不是这种味,就是那种味,哪怕不教孩子背唐诗学英语,他也每天都在认识世界,都在接受新的知识,他的心灵也是有内容的,只不过不一定是流行的内容而已。
杯子里装的,不一定非要是糖水。两种孩子的比较,不是白水和糖水的关系,而是两杯不同的水。既无高下之分,就更不能因此而定成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