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这句话

标签:
借书文化教育 |
分类: 乡村日记 |
又有孩子来借书。现在,我这里已经成了孩子们的聚集地,每天傍晚都人头攒动。
这次五年级的王强带了两个一年级的小不点儿来借书,其中那个关长宏,特别胆怯,第一次照相时差点吓哭了,但现在她和我很亲热。王强说:“阿姨,给她选一本她能看懂的吧,她才一年级,都不认识这些字。”这个王强,一会儿叫我老师,一会儿叫我阿姨,下午来借书时,别的孩子都提意见了,后来我们就约定,都统一起来,叫老师,可她还是一会儿叫阿姨,一会儿叫老师。
我给一年级的关长宏选了几本低幼画册,给她讲了几页,看她挺喜欢,就让她把那几本借走,王强像个大人似的对她说:“回去让你妈讲给你听!”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孩子们把书带回家,家就有了书的气息,妈妈能在灯下给孩子读几页书,这个家也就多了一丝宁静,多了一丝理性,也多了一丝希望和温馨,许多生活的美好,不就是这样不知不觉滋养出来的吗?
今天还有一件令我感动的事。关玉洋来借书,在那么多书里面,她独独选中了两套幼儿版的《中国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是那种只有巴掌大的,硬精装的,内容特别简单的书,适合两三岁的小孩子。我开玩笑说,可以给你妹妹看。没想到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就是给我妹妹借的!”她自己才只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啊,想起她上次牵着妹妹来借书的情景,真是有无限的感慨。
今天我还终于等到了一句话。下午王强、关玉洋、关玉娜三个女孩子来借书时,我对她们说,这些书都是别人赠送给我们的,关玉娜突然问:“我家也有一些不看的书,能不能也拿到这儿来呢?”“能啊!太好了!你怎么这么好呢!!”我忍不住抱着关玉娜使劲地摇晃着,摇得她咯咯地笑起来。
“可是,我的书挺旧的,只有几本。”她忽然又有点自卑。“没关系,我是个收破烂儿的,什么都要,只要是别人还能读的书,都是好书,一本也行,破书也行,都是你的心意,谢谢你了!”我又抱着她的肩头摇了几下。
旁边的两个孩子也受到了感染,王强说:“我家也有不看的书,练习册行吗?还有好多都是没写过的!”“行!行!太行了!没准儿别的孩子正需要呢!”看着她们兴奋的脸庞,我很欣慰。最初,在接受别人的捐赠时,我就想,什么时候咱们受助的孩子也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那就好了。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我真是低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