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一群借书的孩子

标签:
借书山村教育文化 |
分类: 乡村日记 |
昨天到鲁鲁学校开家长会,没有上山,听说有孩子来借书,但我没在,心里很过意不去,让孩子们白跑了。
今天可就热闹了,吃晚饭时,丢下两三次碗,去招呼借书的孩子。今天改了规矩,一次允许借两本,薄的可以借三本,因为现在书的数量已经达到三百多本,可以周转得过来了,再说我有时不在,孩子们手里多一本书,可以多看两天,免得天天跑。
吃完饭,正在洗碗,突然听到院子里一阵喧哗,探头一看,哇,来了十多个,大大小小的,一下子就把我的小屋挤得水泄不通。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选着书,他们大多是第一次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本可以借吗?”每个人都问我同样的问题,仿佛不相信这些书都是可以借走的。我则不断地夸赞着每一个孩子:“真有眼光,这本书不错!”
“一看就知道你很爱惜书!”
“你要是能把这本英语书读懂,只要讲得出个大概,我就奖励你!”
“真的吗?”几个大孩子当场就比试起来。“我请英语老师帮我翻译,算数吗?”一个机灵鬼笑嘻嘻地问我。“算数!”我心想,只要你有心去找英语老师,那也收获不小啊。
“老师,您干脆卖书得啦!”一个孩子说。“卖的书有我的书好吗?你看这是画家亲笔签名赠送的,多珍贵的版本!所有这些书都是别人捐赠的,都是别人的爱心,我可不能卖,你们也要好好爱惜!”
这么多的书,让孩子们眼花缭乱,拿了这本,舍不得那本,刚登完记,又改变主意,借了一本的,想借两本,借了两本的,想借三本,我的小屋,因为有了孩子而变得热气腾腾
“老师,您吃过蛇肉吗?”第一次来借书的徐超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已是一个初一的男生,借了一本《闲看水浒》,是大人看的书了。“吃过。”我说。“明天我给你拿两条蛇来!”“别!别!我害怕蛇!”“是蛇肉丸!还有两条尾巴!”他执意要送来,那是他自己在山上打的蛇。说起打蛇的经验,他头头是道,别的孩子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山里的孩子,真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本事!
送走这些孩子,小屋里清静下来。我正在写东西,突然听到院子里有人喊“叔叔”。出去一看,是刚才借了书的冯瀚涛,他是二年级的小队长。
院子里空无一人。“你在找谁啊?”我问。
“找我叔叔。”
“谁是你叔叔啊?”
“冯晶伟。”
哈哈哈,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冯晶伟,不就是五年级的冯晶伟吗,刚才古古才检查了他的数学作业,这个二年级的冯瀚涛居然叫他叔叔!可冯瀚涛一脸正经,一点也不觉得这事有什么奇怪,因为论辈份,冯晶伟确实是他叔叔!
指点他到会议室那边去找,我回到屋里,一直想笑,心中有种暖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