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参加了瓦窑小学的捐书仪式,活动搞得很成功,海淀实验小学来了两车人,两个主任亲自带队,捐了书和书架,表演了文艺节目,两个学校的孩子还一起登了棋盘山。
捐的书非常多,有几大箱,足够每个班装备一大书架。学校是要求每个同学都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寄语。海淀实验小学是北京市的著名小学,有四千多学生,一人一本,也就是四千多本。因为只捐一本,学校又要求捐自己最喜欢的,而不是像我这样呼吁大家捐出自己闲置不用的,所以捐出的书都是非常好的书,那几大箱,真是令人羡慕。
相比之下,更显出民间力量的弱小。如果没有学校的出面,这件事是不可能如此顺利,也不可能做得这样大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只能是官方的事。民间,则需要慢慢地渗透,如春雨润物。我知道,我的路还很艰难。
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有人脚踏实地去做。这次的瓦窑,如果没有热爱孩子、满怀激情的支教老师张文峰,实验小学也不会参与,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所以,好事,只要你好好去做,总会有好的结果,不管那结果是不是与当初的设想完全一致。
临走的时候,张文峰老师说非常感谢我,因为这件事最初是由我倡议的,她想把她自己带去准备捐给瓦窑小学的书,改赠给望宝川的孩子。
这让我非常感动。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她对我个人的感谢,而是一种更广义的爱。其实,这次的为望宝川募捐,当我在网上发出帖子,有了第一个网友回应的时候,我就想,今后,在望宝川,我要让孩子们懂得,我们不仅仅是接受者,也要做施与者,我们自己的力量哪怕非常非常弱小,当有更弱小的人需要帮助时,当我们有了可以帮助别人的力量时,我们也应该奉献出来。我相信,将来会有望宝川的孩子,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给村里别的孩子看,或者送给别村的孩子看,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作为瓦窑的老师,她支持着望宝川,而身在望宝川的人,也同样可以帮助别的地方。我们时常都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能超越政治、种族、地域、文化等等,让人性回归更本真的善,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晚上回去整理张老师送的书和杂志,一共有76本,许多是成套的,可以看出当初的精心收藏。我为每一本都签上张老师的名,一方面便于登记管理,另一方面,我希望每个孩子在拿到一本书时,都能感受到她的爱心,也学会珍惜。
当晚,冯玉泽借走其中四本童话书。他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请赠送图书的朋友,一定签上您或宝宝的名字。
寄书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望宝川村高小龙主任收
邮编1022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