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也是个社会,孩子如何自保
又是一个孩子自杀的案例。一个13岁的初一男生,因为在学校受同学欺负,长期被逼替人写作业,不堪忍受“奴才”处境,终至自杀。
令人心痛。
这是个乖孩子,自杀前所做的唯一的事情,是破天荒把全家人的衣服洗了。将来,他的妈妈回忆起这一幕,不知会有多么伤心。
大凡这种不堪忍受欺负的孩子,都是比较善良的,人善被人欺,正因为他善,他的毁灭才格外让人痛惜。
我们总说“正义会战胜邪恶”,这是一种哲学逻辑,有其必然性。但在这个正邪的战争中,正义会付出高昂的牺牲。正邪之间,“正”总是防御性的,总是要等到“恶”的肆虐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才于绝地反击,然后,在流无数的血,死无数的人之后,正义才终于战胜了邪恶。这个过程假如不太漫长,反击者尚可看到最终的胜利,血也没有白流;但往往是非常漫长的,以至于善良的人在终点到达之前就已经倒下,曙光永远与他绝缘。
“恶”是进攻性的,因此随时会得手,哪怕最终被消灭,这之前的无数个胜利,无数个得意的日子,也使得“恶”看上去无论如何也显得划算。
做个好人是很难的。如何既保持善良,又不被“恶”所伤,这是每一个“好”人的难题,也是每一个“好”孩子的难题。
事实上,学校就是一个社会,成人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会在学校中克隆。
这个自杀的男孩,13岁,身高将近一米七,他已经快是一个男青年了,快是一个男人了,他应该是有力气的,也是有常识的,他为什么就对付不了一个欺负他的同学?难道除了死,就没有任何一点办法可以摆脱(或者至少改善)?他的家人,他的父母,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时间里,为什么对于他如此不堪的状况竟没有一丝的察觉?
我们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承受生活的残酷。我们所教给孩子的人生态度,以及生存的技术,将决定着他一生的幸福。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孩子永远的港湾,无论他遇到多么大的风暴,假如他始终相信在我们这里能够得到帮助,得到安慰,得到疗养,就没有什么能够摧毁他。
问题是,我们做到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