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写了篇《变形计——孩子成长的不公平游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108d501000bhz.html谈到对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的看法,恰巧我也看过这档节目,还写过几句感想,现在贴上来。
——————————————————————————————
看湖南卫视《变形计》,一个网瘾少年(上海)交换到云南宁琅一个农民家。云南少年在上海的新家和新学校里表现非常好,勤劳、朴实,有爱心,有礼貌,总之,近乎完美(人格),以至于原本和儿子有交流障碍的上海妈妈,对他竟表现出比对亲生儿子还要亲的感情。而那个有问题的上海孩子,也在贫穷的山村里脱胎换骨,逐渐表现出还未泯灭的美好人性。
这是这一类节目的公式。总是城市的问题少年在农村受到感动和教育,最后变好了。而农村孩子,则自始至终展示着人格的美好。结局都是皆大欢喜。城市家长和变好的孩子抱头痛哭,孩子痛悔,家长欣慰。农村孩子则怀着美好的希望回到家乡,和亲人一起,为过上好日子继续奋斗。
但我却总觉得残酷。节目很成功,但节目中的孩子,无论城市的还是农村的,都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
为什么总是要让穷人来给富人树立精神的榜样?为什么总是让穷人来展现他们的道德优势,而富人却处于一个受教育的位置?这样的立场一旦成了公式,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价值误判。
其实,城市孩子里有好有坏,农村孩子也一样。人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力量并不由经济状况决定,城市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是到农村生活几天就能解决。但愿这样的节目不会让很多问题孩子的家长头脑一热,也把孩子放到艰苦环境里去洗脑,以为让他吃点苦就可以脱胎换骨。那个把孩子放到行走学校,结果却被虐待以至于跳楼自杀的北京孩子,他的家长送他去的时候,恐怕也是怀着同样的初衷吧,可惜事与愿违。
同时,这样的立场对农村孩子也很残忍。如果说城市孩子在农村受到感动,那是利用了农村人由于闭塞而保留着的淳朴美德,城市孩子毕竟受了益,那么把农村孩子放到繁华都市,倾尽全力,让他过几天虚假的、连一般城市孩子也过不上的富贵生活,将会给他的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刻意安排的交换,无论哪一方,无论是刻意的苦难还是刻意的富贵,都不是生活的真实,都只是瞬间的幻象,按照媒体的策划呈现出来。农村孩子,他们除了美德,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应该被关注的东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当然,一个节目不可能包罗万象。媒体就像车轮,必须不停地往前滚,滚过之后的尘埃,终究会飘落地面,该怎样还是怎样。媒体需要节目,节目中的人都是工具。媒体上的走马灯天天在换,而每个人的人生却是要自己一天一天过的。所有的问题,并不是媒体上呈现的那么简单,这一点,我们要清醒。
2007-6-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