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沉思默想 |
牙痛的日子,老的感觉突然就变得具体起来。
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变得脆弱,人一病,肉体的痛苦就特别清晰,让人从精神世界回到现实,看到自己的无奈和渺小。
想起我最好的一个朋友,她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突然发现有癌。幸好发现了,马上手术,一连串的治疗,特别小心的保养,她康复了,现在还好好的,已经超过五年。医生说,存活期五年是个坎,过了五年就可以看得长远了。
那么她可以期望十年,二十年了。
想想很残酷,好端端一个人,突然就宣布你有癌了,你的“生命”就成了“存活期”,你的时间就只有五年,五年过了你才能有更多期盼。
所以她要读《圣经》。五年的存活期满,她已经成了基督徒,比生病以前更加健康,更加愉快。
人意识到了生命的终结,才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才去寻找最终的解脱。
但是我们常人,哪怕你还没病,难道又能说时间很多吗?回忆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事,都还历历在目,童年的记忆还在伸手可触的地方,一转眼就人到中年了,几十年的光阴,真的如白驹过隙,只是瞬间,而剩下的岁月,我们难道可以说还有很多?
有没有癌其实都一样,每个人的生命都会终结,只是没有人来明确告诉,我们的终点到底还有多远。
耶稣传教的时候,是从给人治病开始的,他治好了人们的不治之症,人们就信了他。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因为给人解除痛苦而受到信仰。
所有痛苦中最直接的痛苦就是病痛,所有恐惧中最深沉的恐惧就是死亡,而病和死从来就是双胞胎。人在病中最需要帮助,最需要解脱,人如果不生病,很难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也就很难真正崇拜什么,信仰什么。
生病的日子,因为有了痛,有了怕,才有了更真实的自我,有了更丰富的心灵。
所罗门在《箴言》中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智慧起于敬畏。敬畏死亡,敬畏灾难,才有了内省,有了超脱,有了属灵的生命。
后一篇:非主流的萝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