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家皇帝公孙述光武帝刘秀岑彭吴汉臧宫 |
分类: 读《资治通鉴》 |
衣赐履按:这回讲刘秀灭公孙述。从史书记录看,似乎没打几仗就结束了,摧枯拉朽。实际上可能惨烈得多,东汉军围攻成都,耗时整整一年,兵哥哥们总不能天天皮包水、打麻将、涮火锅吧?
公元35年,六月,东汉政府中郎将来歙被成家皇帝公孙述派人刺杀。来歙不但是东汉攻打成家政权的北路军统帅,而且是刘秀的姑表叔,悲愤之下,刘秀亲率大军征讨公孙述,七月,抵达长安。
衣赐履说:刘秀坐镇长安,两线指挥。
公孙述收缩防线,派将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调动所有的兵力,分别据守广汉(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柳树镇)和资中(四川省资阳市)。又派将领侯丹率领二万余人据守黄石(重庆市涪陵区东北珍溪镇)。
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命辅威将军臧宫率降兵五万,沿涪水(涪江,涪读如服)北上平曲(在重庆市合川市东),进攻延岑。岑彭自己率军从垫江(重庆市合川市)由长江而下返回江州(重庆市),又逆都江(郫江,流经四川省成都市)而上,袭击侯丹,大破敌军(这一段,大家姑且一看,咱也不知道岑彭是怎么越过侯丹到达垫江的,也不知道后来又怎么“逆都江而上”到达黄石的,反正,大家知道把侯丹打败了就行了)。然后日夜兼程,急行军二千余里,径直攻陷武阳(四川省彭山县,武阳与成都直线距离六十公里)。又派出精锐骑兵,飞袭广都(四川省成都市南华阳镇),离成都数十里。攻势有如雷霆,兵锋所至,成家军作鸟兽散。
起初,公孙述听说东汉军还在平曲,就派大军迎击。突然发现,岑彭已经进抵武阳,绕到延岑军的背后,公孙述大惊失色,用手杖敲打地面,说,岑彭是哪路大神!

【征南大将军岑彭】
延岑在沅水(洋溪河,于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注入涪江)布下大军。
辅威将军臧宫兵多粮少,后勤无法保障,而手下多为降兵,随时可能一轰而散。臧宫本想率军后撤,又怕会引起大规模叛逃。正巧,刘秀派谒者(皇家礼宾官)带兵到岑彭那里,有战马七百匹。臧宫便假传圣旨,全部收为己用。然后不分昼夜进军,到处竖立旗帜,派人登上山头擂鼓呐喊。东岸是步兵,西岸是骑兵,护卫着战船沿涪江推进,呼喊声震动山谷。延岑想不到东汉军突然杀到,登山眺望,大为震恐。臧宫纵兵攻击,大败延岑军,斩首、淹死的有一万余人,江水为之混浊。
衣赐履说:带思想没改造好的降兵攻击人家的老家,确实不容易。臧宫以疲劳战术,搞得士兵没时间没精力胡思乱想,古今一也。
延岑逃回成都,残部投降,臧宫乘胜追击,一路上成家军队投降的,数以十万计。大军抵达平阳乡(四川省三台县),成家大将王元投降(王元本为隗嚣大将,隗嚣集团灭亡后,投奔成家政府)。
刘秀再次给公孙述写信劝降,分析利害祸福,表示坚决信守承诺。公孙述看信叹息,给亲信传阅。太常(祭祀部长)常少、光禄勋(宫廷禁卫官司令)张隆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说,是废是兴,都是天命,岂有投降的天子!左右不敢再说话。常少、张隆都因过度忧虑而死。
衣赐履说:常少、张隆过度忧虑而死,恐怕是史家曲笔,我猜是公孙述为稳定军心诛杀两人,或逼两人自杀。毕竟,最为忧虑的公孙述尚未忧虑而死,这哥儿俩,岂会死得如此着急?
六月时,公孙述派人刺杀东汉政府中郎将来歙,确实起到了阻碍东汉北路军南下的作用。到了十月,公孙述故技重施,再次派出刺客,谎称是逃亡的奴仆,归降岑彭,在夜间刺杀了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太中大夫(中级国务官)、监军郑兴(从隗嚣处归降刘秀)暂管部队,在武阳等待大司马吴汉。
衣赐履说:这个公孙述哪来这么多牛逼刺客?太子丹如果地下有知,非得羡慕死不可啊。
岑彭治军严格,对百姓秋毫无犯。蜀郡人为岑彭建立祭庙,祭祀求福。
衣赐履说:有些不解,即使岑彭秋毫无犯,毕竟也是侵略者,被侵略的百姓为其立庙,恐怕另有文章。
公元36年,正月,吴汉在鱼涪津(四川省乐山市北)打败成家将领魏党、公孙永,包围武阳县(四川省彭山县)。公孙述派女婿史兴救援,又被吴汉打得大败。随后,吴汉攻陷广都(四川省成都市南华阳镇),又派遣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在成都市郊),虎视成都。
成家政府,从将帅到士兵,全都恐惧不已,逃离叛变不绝。公孙述对叛逃将领,一律诛杀全家,还是不能禁止。
刘秀再次写信劝公孙述投降,说:
你不要因为刺杀了来歙、岑彭的事而有顾虑,只要你现在投降,家族就可以保全。这是我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了,你好自为之。
公孙述最终不肯投降。
衣赐履说:不得不说,公孙述也是一条汉子。
七月,东汉威虏将军冯骏攻陷江州(重庆市),生擒成家翼江王田戎。
刘秀告诫吴汉说:
成都尚有十余万大军,不可轻视。你要坚守广都,等待他们来攻,千万不要和对方一争高下。如果他们不敢来攻,你就步步为营逼迫他们,等到他们精疲力尽,才可发起攻击。
吴汉此时哪里把公孙述放在眼里?挟胜利之威,哼着胜利进行曲,亲率步、骑兵二万人进逼成都,离城十余里,渡过锦江(南河,流经成都城南),在北岸扎营,架起浮桥,命副将武威将军刘尚率领一万余人,在南岸屯兵,军营相隔二十余里。刘秀听说以后十分震惊,责备吴汉说:
我千叮咛万嘱咐,你怎么事到临头就乱来!你既然轻敌深入,又和刘尚分别扎营,一旦发生危险,很难互相顾及。敌人如果出兵牵制你,然后以主力攻击刘尚,刘尚必败,你也就危险了。幸而还没有其他变故,你要火速率军返回广都。
诏书还未到达,已进入九月。公孙述果然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首都成都警备区司令)袁吉,率军十余万,分成二十余营,攻打吴汉;另派一支万人部队牵制刘尚,使他不能救援。吴汉大战了一整天,兵败,退回到营垒,被谢丰包围。
吴汉决定与刘尚会师,合力御敌。于是犒劳士兵,喂饱战马,关闭营门,三天不出。同时多多竖立旌旗,使烟火不断。入夜,吴汉悄悄率领军队与刘尚会合,谢丰没有发觉。第二天,谢丰兵分两路,一路在江北据守(守着吴汉大营),亲率另一路进攻南岸的刘尚部(他不知道吴汉和刘尚已经合并,军力大增)。吴汉投入所有兵力迎战,从早晨打到下午,大败敌军,斩杀谢丰、袁吉。于是率军返回广都,留下刘尚驻兵锦江南岸,作为前进基地。吴汉把情况一一向刘秀报告,深刻地谴责自己。
衣赐履说:谢丰以十万之众,对付吴汉的两万余人,居然大败。
自此,吴汉和公孙述在广都和成都之间交战,八战八胜,东汉大军终于进入成都外城。
辅威将军臧宫占领绵竹(四川省德阳市北黄许镇),又攻陷涪县(四川省绵阳市),斩杀公孙述的老弟公孙恢。又接连攻克繁县(四川省新都县西北新繁镇)、郫县(四川省郫县),前后收得符节五个,印绶一千八百个。随后,与吴汉大军在成都会师。
公孙述危如累卵,对延岑说,事情到了这一步,该怎么办?
延岑说,大丈夫自当死中求生,绝不能坐以待毙。财物容易聚敛,赶紧赏赐给兄弟们啊。

【在网上查延岑,查出一个延岑大法师,呵呵】
于是公孙述散发所有的黄金、绢帛,招募敢死队五千余人。延岑在成都市桥先布疑阵,竖立旌旗,擂鼓向东汉军队挑战。同时悄悄派出奇兵绕到吴汉军队的后面,大破吴汉军。吴汉遭到突袭,狼狈不堪,竟然落水,幸亏抓住马尾巴,才勉强逃脱。
十一月,臧宫进驻成都咸阳门(成都北面东头第一门)。
十一月十八日,公孙述御驾亲征,率数万人攻击吴汉,派延岑攻击臧宫。双方大战,延岑三战三胜,从早晨厮杀到中午,但是官兵一直没能吃上饭,精疲力尽。吴汉命护军(大军保护总监)高午、唐邯,率领精锐部队数万人反击,成家军大乱。高午直奔阵前,一矛刺去,洞穿公孙述胸膛。公孙述掉下战马,被左右抢入城中。
公孙述重伤之下,把军队交给延岑,当夜去世。
衣赐履说:我们前面讲过,公孙述在称帝之前,梦见有人对他说,公厶(读如思)子系,十二为期。意思是公孙述要当十二年皇帝。我们算一算哈,公孙述于公元25年4月称帝,公元36年年底身死,还真是十二年诶。这种事情,不必去管真伪,觉得有趣,也就是了。
十一月十九日,延岑献城投降。
十一月二十一日,吴汉诛杀公孙述全族,长幼不留;然后,灭延岑族;再然后,纵兵大肆掳掠,焚烧公孙述宫室。
刘秀听说以后,大怒,痛斥吴汉。又谴责副将刘尚说:
成都投降已经三天,成家政府官员全都归顺了,他们的娃娃、老娘,数以万计,一旦纵兵放火,让人听到就忍不住鼻酸泪流。你也是宗室子弟,也任过地方官员,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仰视天,俯视地,秦西巴释放小鹿,乐羊吃儿子的肉羹,这两个人谁更仁义?你们真是失掉了斩杀敌将、拯救百姓的道义!
衣赐履说:这里先解释一下刘秀说的两个典故。
秦西巴释放小鹿,出自《韩非子》。鲁国官员孟孙打猎时捕到一只小鹿,交给秦西巴看管,母鹿尾随哀鸣,秦西巴不忍,就把小鹿还给母鹿。孟孙大怒,放逐秦西巴。不久,又把秦西巴找回,辅佐孟孙的儿子。
乐羊吃儿子的肉羹,出自《战国策》。魏国国君魏斯,派大将乐羊进攻中山国,乐羊的儿子恰在中山,中山王把乐羊的儿子煮成肉羹,送一碗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现攻城的决心,把一碗肉羹全部吃尽。乐羊破中山之后,魏斯赏其功而疑其心。所谓“疑其心”是指,乐羊连儿子的肉都能吃下去,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关于吴汉纵兵掳掠,原文为“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吴汉这个人,喜欢屠城,非常残酷。残酷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
公元26年,吴汉在南阳一带打仗,所经之地,多有侵暴行为。这个时候,破虏将军邓奉回老家新野省亲,经过吴汉抢掠过的地方,满眼惨景,不忍卒睹,怒火中烧,干脆叛变,起兵击溃吴汉军,同各路民变集团联合起来。
这个邓奉是谁?他是刘秀二姐夫邓晨的亲侄子,与刘秀的关系是非常近的。邓奉竟然因为看不下去吴汉的残暴,转而与“贼寇”联合,可以想见,吴汉的暴行,恐怕不是一般的残忍。
从刘秀给刘尚的信中,我们得知,吴汉“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并不是长期围城、一朝攻下、愤怒终于得到宣泄的冲动之举,而是成都投降三天之后,在平静中下达的命令,不能不感到齿冷。
吴汉不是政治家,刘秀是。屠城也好,放兵大掠也好,不是说政治家就不会这么干,但一定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企图。刘秀不是流寇,拿下益州之后,益州就成为东汉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益州百姓就是刘秀的子民,必须考虑益州的稳定问题。正是从这个角度着眼,刘秀对吴汉的暴行,大为光火。为了弥补吴汉的过失,赢得益州士大夫、百姓的支持,刘秀实施了两个措施:表彰典型,擢升官员。
当初,公孙述称帝后,征召广汉人李业当博士,李业推说有病不肯接受。公孙述感到,连个李业都召不来,太丢人了,就派大鸿胪(藩属事务部长)尹融拿着诏书胁迫李业,意思是说,你来,就封公封侯;你不来,毒酒伺候。
尹融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谁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而敢亲身试探不可测的深渊?朝廷认为先生品德高尚,专门给你留下的职位,到现在都空了七年了。一年四季,进贡的山珍美味,哪回也没忘了先生。先生应该上念知己,下为子孙,这才是保全性命、名誉的良策啊。
哪知这个李业并不领情,反而说,古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遇到危险,不惜献出生命。又何必用高官厚禄引诱我呢?
尹融说,先生别急着决定啊,好歹跟家人商量一下吧。
李业说,大丈夫自有做人的原则,跟老婆娃娃有毛线关系?
说完,接过毒酒,一饮而尽。
公孙述听说李业死了,不想让人认为是他逼死了贤士,就派使者吊唁,赠送绸缎一百匹。不料,李业的儿子李翚(读如辉)也是奇人一个,为了不受公孙述的赏赐,竟然跑了,不知去向。
公孙述又聘请巴郡人谯玄,谯玄拒绝。公孙述也派使者用毒药相威胁。太守亲自到谯玄家拜访,劝他动身,谯老汉说,坚持气节,死有何恨!接过毒药就要喝。谯玄的儿子谯瑛一把拉住老爹,放声痛哭,向太守磕头,表示愿意捐献家产一千万钱,赎父亲的死罪。太守请示公孙述,公孙述应允。
公孙述又征召蜀郡人王皓、王嘉,怕他们不来,先把人家的老婆娃娃抓起来。使者对王嘉说,先生抓紧时间,妻子儿女可以保全。王嘉说,狗、马还认识主人,何况人呢?王皓先自杀,使节呈上他的首级。公孙述大怒,诛杀王皓的家属。王嘉听说后,长叹一声,说,我竟然死在后面了!于是在使节面前自杀。
犍为郡人费贻,不肯做公孙述的官,身涂油漆成为癞疮,假装疯狂以逃避做官。同郡人任永、冯信称有眼疾辞谢征召。
东汉军队平定益州之后,刘秀收集这些人的信息,给予表彰擢升。
下诏追赠常少为太常,张隆为光禄勋。
在李业家所居地的里门刻石,表彰他的节操。
谯玄已经去世,用羊、猪各一头(中牢)祭祀,命令当地官府还给他家赎死的钱一千万。
征召费贻、任永、冯信,正巧任永、冯信病逝,只有费贻官至合浦太守(广西合浦县东北)。
公孙述手下的将领程乌、李育,刘秀认为都有才干,一齐提拔任用。
于是蜀地上下喜悦,百姓无不归顺。
衣赐履说:有的学者可能认为刘秀有作秀的嫌疑。也许吧。但政治家的行为,要从政治的角度去考虑。我们不用管刘秀是真情,还是假意,政治家做事的第一原则,是维护政权的稳定,他做到了。
成家皇帝公孙述死后,除了刘秀,中国大地上还有一个皇帝,名叫卢芳。说起来也搞笑,这个卢芳也是大汉皇帝,不过,他是匈奴立的大汉皇帝。我们下一回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