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行之九——游丽江茶马古道

标签:
旅游文化诗词丽江茶马古道 |
分类: 不懂格律乱作诗 |
执缰游古道,滇黄迈步行,
林密山路仄,二马不能并。
登高马蹄紧,我手暴筋青,
下坡如急坠,我心已不惊。
山风来时不由人,过林恰似虎猿啼,
乌云忽至遮白日,却止落得三五滴。
融雪汇聚成碧潭,峰峦叠嶂尽潭底,
下马掬水清尘面,水滴影乱故事却依稀。
遥想茶马客,刀剑手中握,
跪别爷与娘,泪水簌簌落。
低头不敢寻新妇,知在窗下暗悲啜,
虎躯一振转身走,心头却道毋怨哥。
一人牵十马,马背驮茶货,
一队十数里,蜿蜒数起落。
忽闻一声哥早归,村前老树下是谁?
十步并作五步走,越沟跨坎揽入怀。
日行十里近,夜宿荒林远,
拾柴架火烤野雉,把酒纵歌心茫然。
烈焰映疤面,白月照虬髯。
今宵但醉今宵月,明日谁知明日圆。
山如劈,径随山,
左峭壁,右深渊。
山中无节气,一日三冷暖,
方以大叶驱炎热,却又添衣御风寒。
大雨若天漏,毡布遮茶货,
狂风吹树倒,马儿不肯走。
一声霹雳天地抖,早有失蹄跌深谷,
马嘶荡回声忽止,牵马茶客无下落。
若遇山中贼,刀剑见输赢,
或有染疾病,生死谁能定?
荒林添乱冢,泼酒忍泪行,
马铃益寥落,放歌尽悲声。
云开见红日,城市入眼帘,
清点人马货,几人不能还?
十马剩七马,七马空其三,
四马身上货,一年吃与穿。
钱货既两讫,穿绳腰紧缠,
心头忽一动,解下三十钱。
十五扯布匹,二老新衣添,
十五换脂粉,为妇妆娇颜。
心急马蹄轻,恨不脚生烟,
炊烟正袅袅,只身奔村前。
老母哭无泪,老父驾鹤归,
新妇半倚门,含羞泪欲垂。
飞身上前去,却见怀中儿,
惊问此子谁?嗔骂没良心!
抢过乱抱狂亲喜,须扎儿面哭震天,
割鸡具酒宴乡客,醉卧弄儿待来年。
如今公路铁路飞,百年古道不再荣,
当年百姓生计路,如今只为游客行。
遥想当年茶马客,刀头舔血为谋生,
解酒洒向茶马道,默祭当年众英雄。
(2011年3月22日)
衣赐履说:告别厦门,飞抵广州。在穗停留两日三夜,见了三个同学,叙叙旧事,又飞昆明。徜徉石林,真个好去处!天是比蓝还蓝的蓝,地是比绿还绿的绿,石是比奇还奇的奇,竟然没有作出一首诗来!最后一站是丽江,朋友介绍了一个漂亮MM当导游,陪我转了茶马古道、束河古镇、大研古城、玉龙雪山,作了两首长一点的诗。此为一首。当地有经商的传统,茶马道据说就是数百年来运货的唯一通道,运货工具则是滇黄,一种个儿矮、劲儿长、善走山路的黄马,与《鹿鼎记》中驸马爷吴应熊养的殊为一致。执缰游古道,林密风如梳。一种萧瑟感扑面撞来。导游对古道来历介绍并不多,但我不知为何脑海中隐隐浮现出茶马客们千里贩货的背影,蜿蜒如蛇,残照若血。在回京的飞机上,弄了初稿,直到次年3月,才最后完成。诗中所述,皆为臆想,若有人拿史料出来与我对质,本人拒不接招,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