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清除塑料袋只有找到环保耐用的替代品
娄义华
前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称,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昨日,中国加工工业协会副会长李国俊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超市等发放环节杜绝免费使用容易,但在生产环节淘汰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企业存在监管难度。中消协副秘书长武高汉表示,对塑料袋应采取惩罚性收费。(燕赵都市报)
此项禁令一出,立即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媒体纷纷对中国的环保举动表示赞赏,表现出中国对环保事业的积极态度和具体举措。
研究表明,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约200年才能腐烂,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方式处理,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我国政府和民众早已认识到塑料袋方便一时的严重危害性。世界各国也有共识,还有部分国家已走在前列,开始限制使用塑料袋。美国一些州的实践也证明,对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2007年11月20日,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市一项禁止超市提供塑料袋的法律正式生效,这使得旧金山成为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该市这一环保新举措也得到其他美国城市甚至州的效仿,不少地方议会都在酝酿相关立法。此外,澳大利亚已经发布了禁用塑料袋法律,而英国首相布朗在去年11月表示,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
要彻底清除这个人为的“白色污染”,光靠有偿消费,这只能是有效遏制“白色污染”的第一步。我国人口基数大,塑料袋的使用量较大,为了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有偿使用塑料袋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要逐步取消塑料袋,真正封杀,退出历史舞台,仅仅靠有偿使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提出的塑料袋应采取惩罚性收费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将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后,会出现三种结果,一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部分商家借此为由,在部分商品上随便加几元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冠冕堂皇地说免费提供,把这项服务列为同行业竞争的标志,同时满足部分人惯性的心理。为对付主管部门的检查,在门口竖一块牌子说塑料袋由商家出钱免费提供;另外一种,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第三种情况是应付上峰政令,检查就有偿,执法人员一走又恢复原样。
在竞争惨烈的百货销售行业,一个小小的塑料袋的提供问题都可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销售和发展问题,行业之间势必都在这个问题上比拼使用价格,如果按照中消协武秘书长的惩罚性高价使用,估计采纳的商家寥寥无几。在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现实下,这个有偿塑料袋的问题肯定会出现多种情况。
去商场购物多数人提倡自己提供购物袋,但是购物的情况势必受到影响,有临时购物,出门在外购物,都不便于随时揣一个购物袋,极为不方便。要像塑料袋那样方便,有一个既经济又环保的替代品,那才是终极的结果,才可以让塑料袋寿终正寝。至于有偿使用和法律高压强制禁止都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赶紧找到一个既耐用又实用的替代品才是权宜之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