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博士相亲记
娄义华
先声明我不是相亲专业户,自认为"硬件"还比较优良,但是鉴于已经老大不小又养在深闺人未“拾”,眼看同龄的同学朋友们都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人和朋友们都替我着急,都想尽快结束我的快乐单身生活。于是,最近我还是干了几次相亲的事。
别看是信息时代,交往的方式挺多,玩的是自由恋爱。而我却喜欢安静,闲暇时光都独守居室码文字,即便有时间出去,那都是目的明确的去干某事,所以,没有时间去接触异性。于是,出去相亲成了我现在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邻居张大婶说给我物色了某某优秀女性,容貌、才华如何如何了得,绝对配得上你.如此优秀女性,听之动容。走啊!跟张大婶一道见面去。与女孩漫步在城市的某公园林荫道上,可是来自心海的消息,就是没有那么一点点动心。只好回来买上礼物对张大婶千恩万谢,说继续给我物色。
过几天,老同学又说给我瞄了一个,这不能枉费别人一番热心,不管怎样也得去,老同学将我们领到一起后就借机离开,我与女子交谈了几个小时,总是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次日,我又提上一篮水果感谢同学去,同学笑谈,看来,你这亲事不成,我还能经常吃上水果。
李大爷、王阿姨等等都加入了媒婆行业,前前后后不下二十人在帮我物色对象。某日,李大爷说给我打听到一所大学的老师还没有找男朋友,还是位博士。我一听,人家是博士,我还是硕士,这学历比人家低一等,别人能看上我吗?首先在心里上我就有些压力。
李大爷跟我做思想工作,他说都21世纪了,还在讲究那些条件啊,我这个老古董都解放了思想,你以为还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啊,要讲究门当户对。如今的年轻人在一起寻找的是感情。
李大爷这席话我也懂,可从我交往的女性当中和朋友们接触的女性当中,又有几个是真正在谈感情的,多数都在谈条件,"条件"第一。如今把“恋爱”前面加了个“谈”字,与人见面首先不是说两人在一起的心灵碰撞,开口就谈你的各种条件,是否与她确定的目标是否吻合。我曾经与一位女孩见面就把我吓退了。
“请问你会开车吗?”
我答:“我会开,但没有执照。”
“我爸爸有台跑车闲在家里,没人使用,你拿去开吧。”
这是一位老板的千金,首先就送车,让我这穷书生有些难以适从。
真想拒绝,可李大爷也是一番好意,已经跟这个女博士约好。我只能应约,怎么个见面呢,我苦思冥想,决定搞个另类的方式,约好去打羽毛球。运动是我的强项,在心理上我有优势,这样可以把压力减下来。
阴雨绵绵,小雨轻轻地抚在我身上。我骑着250赛车直奔运动场,早早做好了热身准备。女博士准时来到,在2个小时的较量中,她早已筋疲力尽,不是我的对手。我们找了一个茶馆坐下来,给彼此一个了解的时机。漫无边际的交谈,心中的压力早就随羽球在空中飘来荡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坐在我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也是一位女性,她也有七情六欲,她也具有所有女性应有的母性,没有众多人想象的那么可怕。
古时候有评介女孩子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是封建社会的标准。如今,我要说:“女子有才才是德。” 知识女性正在颠覆一些传统观念,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我反问她如果老公的学历如果比你低,你就不怕别人议论吗?她精妙的回答让我十分满意,“我是与老公生活,我不是生活在传统观念里。学历和能力不能划等号.”看来我身上有些传统观念要立马改掉,自由地、亲松地面对一切。
感情就是感情,不要负载得太多,不要搭载其他的,那样会背负很重。虽然我与女博士没有走到一起,不是因为我的观念问题,也不是因为她的观念自由化。我们没有情感的基因,我们至今成为了至好的朋友。两人还互相当媒婆,我又多了一个牵线搭桥的人.相亲就是一见钟情,这事的成功几率极低,而且和年龄正反比。相亲是隔皮挑瓜,具有欺骗性。但是,我还是想说,让相亲来得更猛烈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