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生还能“超”多久
娄义华
在今年的娱乐界,“超级女生”现象绝对是一个火热的词汇,要评选年度关键词,她应该有一席之地。但火爆的背后,超级女生还能“超”多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娱乐圈的门槛很低,不是我这样说,大众说的。只要敢于挑战道德的底线,露点露得让人咋舌,跌破眼镜;敢于不知羞耻地暴露自己的隐私,与名人风花雪夜一把;有钱能使鬼推磨,我用金条堆出一颗“金星”;我是流氓我怕谁,只要可以出名,我什么都可以干。在这些招数被大众认为是“审美疲劳”的时候,一夜成名,仿佛不再那么容易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湖南电视人找到了一个受众心理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一种大众喜欢的“造星运动”——超级女生运营而生。
在传媒空前发达,竞争异常惨烈的时代,受众的选择性呈现多样化、更加细化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领域和可选择的空间。在当今时代,要策划一档栏目迎合众多人的口味,并长时间地关注一档栏目,难度是非常大的。这是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后,与它前面的3个兄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出现的分众化时代带来的后果。在固守自己的小圈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大众共享的共性资源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哪怕再细化,仍然有人类共享的共性存在。
我国的传媒都养成了把媒体当成教育的工具,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有所改善,开始注重与观众的平起平坐,不再板着铁青的脸在那里自言自语,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即便是文化娱乐性节目也难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大众能喜欢吗。超级女生的推出,无疑满足了大众的娱乐神经,台上台下共同娱乐的场面出现,明星的制造过程一览无疑地暴露在百姓眼前,尤其是制造了一个“PK”吸引很多准备换台的观众放下了手中的遥控器。“超女”选拔在今年达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是前几届都没法比拟的。关键是抓住了娱乐大众化的需求,得以让湖南电视人哈哈大笑。但是由此产生的“超女”评选风潮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由此带来的文化浅表化和娱乐化现象值得关注。超女的过度发展,已经表现了“文化低能”现象。此外,还应当警惕将文化大众化等同于大众的参与。
这样的密集宣传频率,放条狗在摄象机前面都会名声鹊起,难道人不比狗强?但是细心的人一仔细分析发现,真正喜欢超女的都是那些学校的中学生居多,无消费能力,但他们追捧这些以模仿成功的姐姐妹妹,羡慕他们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还有一些人群就是妈妈、奶奶级的,心存一颗母爱之心。在超女演唱会上,越是复制模仿的歌越受欢迎。真正的音乐创意并没有在
这里显现,真正的流行音乐也没有在这里诞生。超女要真正火爆下去,不要成为一个年头的噱头,四处奔波狂揽钞票的做法赶快停下来,让这些孩子们的个性发掘出来,为她们量身定做适合她们的音乐,不要浮躁了,该浇浇冷水的时候了。如何保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真正的
文化力量感动大众,引领大众的精神,形成一个时代的气质,这才是大众化的真正要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