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2018-09-27 15:53:39)
标签:

微卫星

摄影

旅游

文化

灵宝皮影

分类: 烟火人间
     “掌中千秋史,驱使百万兵。”斑驳的木架、雪白的幕布、恍惚而温暖的灯影、慷慨激越的锣鼓、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皮影……灵宝皮影也叫道情皮影戏,是以高雅的道情演唱和轻盈的皮影表演演绎戏曲内容的一种庭院艺术。在灵宝,因为皮影艺人大部分演唱的都是道家始祖老子的故事,所以灵宝人尊敬地称之为道情,称皮影艺人为道情先生。灵宝道情皮影的布景和人物用牛皮制作,人物均为侧面形象,操作用的签子三、四寸高。用布帐围成平台,台宽约六、七尺,用油灯或汽灯、电灯射在白色纱幕上,艺人双手操纵竹签,一边完成剧中人物文作武打,一边道白唱词。2006年,“灵宝道情皮影”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原创】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灵宝道情皮影



附录:
1、灵宝道情皮影戏
       在灵宝市农村,有一种表演艺术非常受群众欢迎:一张白幕撑起,背后两位表演者手持侧面形象的人物,或撑或提,使人物变化出各种动作,然后利用光学原理,将这种形象或动作投影于幕帘上,让正面的观众欣赏。而在幕帘的一旁,还有一组人员使用各种民族乐器吹拉弹唱,配合幕后人的动作或演出剧目的故事情节,使整个表演浑然一体,具有圆满的故事。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灵宝道情皮影戏。
       道情皮影是灵宝特有的一个剧种。除了上述所需要的表演加演奏外,主要特点就是其唱腔使用了豫西方言。这种唱腔既包含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附位于所表演的故事情节,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005年夏天,应法国文化部门邀请,灵宝道情皮影的传人们专门赴巴黎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表演,其间共表演了百余场,场场爆满。一时间,形成了强大的中华文化辐射效应。
       据有关史料记载,灵宝道情皮影源于明而盛于清,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起初,也就是几个人拿着不同的乐器聚在村头路边一起演奏,后来加了一些说唱故事,以至于发展到用剪影来表现,这一组合颇具电影发展史的风格。说到底,也许这是电影的鼻祖,至少电影的问世具有这种乡土文化艺术启发的元素。
       道情皮影的特色之一是皮影道具。它将传统的剪纸艺术用在剪造各类人物形象上,所不同的是,使用的材料不是纸,而是动物的皮革。皮影以驴皮和牛皮为多,其中黄牛皮制作的皮影质量最好。其制作方法是:将牛皮在冷水中浸泡6天左右取出,用刮刀刮干净,直至呈半透明状,张挂于墙壁让其自然晾干,就能描绘所需图样了,然后对图样进行或刻或镂或剪,再进行染色,最后把刻染好的头部、手、腿等以及场景局部部位用线叠加连缀在一起,表演时就能活动自如了。特别是人物头部都是活的,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宝道情皮影从起初的单一型演变为现代的复合型,即从乐器演奏艺术到剪刻皮革艺术,再到唱腔艺术等,成为一门复杂而又特色的地方艺术。他们所剪刻的皮影道具,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收藏品,其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明,极具保存价值。如《八仙人物》、《水浒一百零八将》等剪刻皮影作品,还被日本及东南亚的收藏爱好者所收藏。
       道情皮影演出时简便易行,不像戏剧团那样麻烦,只要两只盛装道具和乐器的木箱,古代用一头毛驴驮着就走了。到了演出场地,随便找几条板凳就开张了。
       道情皮影之所以有特色,还在于表演人唱出的唱词大都是“吼”出来的,具有老腔的味道。在古代乡村,这种唱法,融合了老百姓的习惯,听起来是一种天籁之音。在唱词上多用七字、十字联句,押韵自如,便于识记。一曲曲唱词犹如一首首多情优美的诗,既哲理自现又佳句百出,既悠扬婉转又声韵和谐。加上他们在幕后灵活的手动表演,让投影表现出复杂的武打场景,引得观众连连叫好,使宁静的乡村多了一份热闹。
       今年80岁高龄的索辛酉,是灵宝道情皮影传人之一,曾被河南省授予“民间皮影艺术家”称号。老人自14岁就开始学习皮影表演,60多年来,一直不间断为乡亲们表演这门艺术。他也是当年赴欧洲演出者之一,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常被邀请到旅游景区为外地游客表演。老人还接待过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稻叶明子的两次专访,向其介绍灵宝道情皮影的历史和艺术原理,供其研究。2006年,灵宝道情皮影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