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前一天,6月14日正是周末的星期六,朋友相约到隋唐园观赏荷花。洛阳隋唐植物园位于洛水南岸,东起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临古城路北接洛宜路。
幽深的隋唐园夏意正浓,骤雨初歇后的园林景区,更显得宁静清馨。经过凌晨一场雨水的洗礼,空气湿润尘霾不染,薄雾弥漫中的满园植物,全都是绿意盎然。人们已经耐不住室内的郁闷,纷纷打着伞涌向了园中,对对情侣、三口之家、四五结伴的朋友们都急不可待地扑向了绿色;很快园内就游人如织了。
漫步在树木掩映的园中甬道,迎着不时疏落飘洒的雨点,身体如处在了飘渺的世外桃源;行走在缠缓的溪流水边,留恋在红花绽放的木槿树边,心灵仿佛浸泡在了不染红尘的空静里。
植物园的荷花主要种植在水景园。池塘的水边蒲草丰茂,周围岸旁垂柳依依;葱郁的小岛上长满了茂盛的蓑衣草,紫红色的蛤馍腿花点缀其中,水面大部分都被连天的荷叶所遮盖;在满池的碧绿里,粉红的荷花、美丽的睡莲已经激情绽放了。
朋友小荷对我讲过她的故事。她说:自己的生命离不开荷花,与荷有着割舍不开的情思,整个肢体都浸染了荷香,灵魂已被荷的神韵所征服。除了在外地上大学期间偶有间断,她每年都要多次观赏荷花,大多是来隋唐园看花的。有时带外婆来,多数是自己一人在水边徘徊留恋,静静地观赏默默地思索,期盼着美梦成真或者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八十年代中期,家住洛阳近郊农村的老夫妻俩,身边没有子女,他们承包了村里的多亩荷塘,生活无忧开心快乐。在一个早春的傍晚,在池塘边收留了一个叫春荷的怀孕女子,认作义女时间不长,小荷就出生了。孩子刚过满月,春荷就迫不及待地要离开。告诉他们说:谢谢二老收留了她们母女,会把这份恩情刻骨铭心永世牢记的。请暂时替她抚养女儿,在适当的时候她就来接走。后来春荷寄过一笔款,人却没露过面,两位老人知道义女有难言之隐,始终都没有过多了解实情和原由。时光流逝,弹指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春荷再也没有现身和接走女儿。
童年时候的我虽然多次哭要过妈妈,外婆总是告诉我:妈妈出国了,等你考上大学后就来把你接走。聪明懂事的小荷就这样在两位老人的呵护下,守着静静的池塘,带着丝丝的忧伤慢慢地长大了。每年的暑假她都会陪着二老守护荷塘,寒假来了就和大人们一起到城里卖莲菜;两位老人生活节俭,为人和睦不事张扬。上学期间,老人从来没有让她为学费和生活费用担忧,大学毕业后就回洛阳工作了。结婚时外婆拿出了一大笔钱,说是妈妈为我存的;我们买了最好的房子,置办了奢华的嫁妆,让我好好风光了一回。后来外公去世了,我就把外婆接来了和我们同住。
掬一滴雨水在手,寄情荷花;采一抹绿意于心,送满塘碧波。
漫步水边,望着莲叶在微风里平仄跳动的绿姿,思念和期盼之情会更加强烈。隋唐荷花,你浓缩了女儿、妈妈和二位老人太多的情感和挚爱;荷塘绿水,你饱含了莲藕、荷花和莲子三代人讲不完的思念和快乐。
把我去岁赏荷写的两条《女子如花》的腾讯微博做此文的结束语吧。<=""
font="">
我是一株春荷,是冬的漫漫长夜,蕴涵的一场春潮把我推出了水面。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蜻蜓落上面。今生我注定守着一池清水半亩荷塘,在云淡风清中永存这份心空圣洁的坦荡。虽然还是青涩的季节,那涟涟波心里的招摇,就是我盈盈的笑语。盼今生能和你相逢在最妖娆的盛夏、清香氤氲的月光中——莫迟,莫早。
我是夏荷。朦胧的月光里,一阵清风揭开了芙蓉国静谧的翠幕。水中的影,影中的我,踏着风的鼓点,合着莲叶平仄跳动的音符,舞出一片婉约的柔若,上演一场窈窕的魅影。盼你能菱歌泛舟今日来,携一只短笛奏一曲
‘荷塘月色’;牵手在这泼墨的写意中,陶醉于美妙的奇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