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新绛龙兴寺

(2012-08-04 21:36:23)
标签:

摄影

微卫星

视觉

运城

旅游

分类: 人文风俗

    兴寺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据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至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龙兴寺内的建筑毁之殆尽,唯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时,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后因僧人占居,才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该寺基址兀耸,居高临下,颇有气势。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高塔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加固了寺基,整修了殿宇,补建了廊房,并新开了一条直达寺院的宽阔通道。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原创】新绛龙兴寺

【原创】新绛龙兴寺

碧落碑亭,亭内是称誉全国的书法艺术名碑“碧落碑”


【原创】新绛龙兴寺

    碧落碑是我国境内仅存的一块唐代小篆碑,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系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07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阙,实有630个字。碑文的用字和结体,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在前代诸家古体书法的基础上,加以省变通借,融汇贯通,从而创造出姿态优美,独具风格的新的古篆体,看上去规整、舒畅而且秀逸,是历来金石家书法家看重的珍品。


【原创】新绛龙兴寺

    “碧落碑”书法特异,笔法工整,文字奇古,后人难以认读,历经千余载,此碑伴着神奇的传说和魁力招来了历代文人墨客前来鉴赏摹拓,驻足忘返。


【原创】新绛龙兴寺

    唐塔。据碑记载,原为八级浮屠,清乾隆年重包外皮,且增高为十三级,呈八角型,高达43米,全部是用磨光的青砖砌制。塔的每级上均有题额,由下到上分别为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六鳌首载、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二园蓉境、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只是塔内空间狭小,到高处仅能一人爬行。


【原创】新绛龙兴寺
登塔俯瞰,南岭北山风光尽收眼底


【原创】新绛龙兴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