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治疗篇(四):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二)
|
泌尿外科
李博士
㈢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种类、推荐意见和临床疗效
1、α-受体阻滞剂
治疗的着眼点在于针对引发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前列腺动力因素,减轻膀胱出口功能性梗阻,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一线治疗用药。
推荐:
(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
坦索罗辛α1A>
α1D、 多沙唑嗪α1、阿呋唑嗪α1、 特拉唑嗪α1
上述药物疗效相近,副作用有一定的不同。
可以选择:奈哌地尔α1D>
α1A
不推荐:
哌唑嗪
酚卡明(非选择性α 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的特点是①起效快:治疗后48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改善。②对不同体积大小的前列腺增生均有治疗效果且不会影响到血清PSA水平。
2、5-α还原酶抑制剂
治疗的着眼点在于针对引发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前列腺静力因素。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减轻膀胱出口解剖性梗阻,改善排尿困难的治疗目的。
目前在我国国内应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保列治)和依立雄胺(爱普列特),适用于治疗有前列腺体积增大伴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一线治疗用药。
5-α还原酶抑制剂的特点是:①疗效确实但起效慢:非那雄胺治疗后6个月才获得最大疗效。②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LESS研究和MTOPS研究表明非那雄胺对前列腺体积>40ml和>30ml的前列腺增生疗效更显著。③影响血清PSA水平:非那雄胺每天5mg持续1年可使PSA水平减低50%。
非那雄胺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能缩小前列腺体积达20%~30%,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约15%,提高尿流率约1.3~1.6ml/s,并将前列腺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和手术干预需要的风险降低50%左右。
依立雄胺是一种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国内研究显示:依立雄胺能降低I-PSS评分、增加尿流率、缩小前列腺体积和减少残余尿量。用法为:每次5mg,每日2次
3、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指联合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
推荐意见:联合治疗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临床进展高危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更加适合。临床进展高危性的内容包括:①年龄>≧62岁;②血清PSA≧1.6ng/ml;③前列腺体积≧30ml;④最大尿流率﹤10.6ml/s;⑤残余尿量≧39ml;⑥症状评分:I-PSS﹥7分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I-PSS﹤7分者的4倍等等。
目前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联合治疗的长期临床疗效,MTOPS的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25ml时联合治疗(非那雄胺+多沙唑嗪)优于多沙唑嗪或非那雄胺单药治疗。
4、中药和植物制剂
常用的有①前列康,为花粉制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酶、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通过调节性激素代谢以缩小前列腺体积和改善有关症状,口服每次6片,每天3次。②舍尼通(普适泰),为裸麦花粉提取物,可抑制双氢睾酮与其受体的结合,口服每次1片(375毫克),每日2次。舍尼通在缓解前列腺相关下尿路症状方面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广泛的临床应用。③伯泌松,可同时抑制5α-还原酶和磷脂酶A2,可缩小前列腺体积,可抗炎抗水肿,口服每次160毫克,每日2次。④通尿灵,为非洲臀果木提取物,是成纤维细胞及其生长因子(bFGF)抑制剂,口服每次50毫克,每天
2次,6周为1疗程,可延续至8周。通尿灵具有同时作用于前列腺和膀胱的双重功效。既能有效抑制前列腺中纤维组织的增生,又能抑制膀胱壁纤维化,改善膀胱壁弹性,实现对膀胱功能的保护,因此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鉴于中药和植物制剂的成分复杂、具体生物学作用机制尚未清晰阐明,因此积极开展对包括中药在内各种药物的基础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药和植物制剂的国际地位。同时,以循证医学原理为基础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对进一步推动中药和植物制剂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