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我们这些草根美食家常常欢聚一堂,切磋技艺。李冬宾摄
谁都不可否认,美食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的社会影响力,并不逊于其他任何一种所谓的主流文化。
近几年醉心于美食文化,竟有了一些奇缘。通过老友李冬宾得引荐,四月初,我有幸结识了这样一个来自于民间的“草根美食文化部落”。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美食部落”无任何商业目的,纯粹是吸引各路“草根美食家”聚会交流的一个平台。
“部落”隐没在大同市黄金商业地段——校场街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里。在临街商厦的一套地下室内,没有喧嚣的叫卖声,亦无刺耳的汽笛声,这里是一个情调高雅的美食天地。茶亭里摆满普洱、苦丁、西湖龙井等名茶,橱柜里是琳琅满目的调味品。
“部落”发起人刘四哥,一位曾经从事餐饮业多年的汉子,谦逊儒雅。每周末,各路美食爱好者汇聚一堂,现场点菜、烹调。你献一道菜,他煲一盆汤,相互品味,彼此交流。
建峰、小翟——两大草根烹调高手现场献技
李冬宾 摄
您可别以为来此聚会的人都是寻常美食爱好者!其中也不乏身怀绝技的大厨。小翟、建峰等,都曾在大同市最著名的几家饭店当过厨师,有着丰富的厨房经验,均获取高级烹饪师职称。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美食部落”里切磋技艺。
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他们展示的中华美食各种烹调技艺:烧、扒、焖、烩、煨、炸、炒、爆、溜、烹、煎、贴、盐焗等。且有幸欣赏了他们精湛的刀工,不由自叹弗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翟与建峰联手创意的“麒麟豆腐”、“韭丝小炒肉”、“红油爆腰片”等大众菜肴,配料独具匠心,味道别具一格。
营养美味的“麒麟豆腐” 李冬宾 摄
别小瞧这道葫芦丝炒番茄,考的是刀工、火候。 李冬宾摄

红油爆腰片,考的也是刀工与火候。 李冬宾摄

原味清炖海带鱼,调料仅放一味:食盐。难度不小。李冬宾 摄
韭丝小炒肉,别具风味。
李冬宾 摄

小鸡炖香菇,绝不放味精,鲜得令人回味无穷!
李冬宾 摄
餐桌上,大家品味完每一道菜,都要从色、香、味、意、型、养等各个角度,品评烹制中的的成败得失,争论最多的当属配料与火候。
记得我曾与小翟探讨老大同名菜——“扒肉条”的上色问题,小翟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一个秘方,使我茅塞顿开!而作为回报,我就为他们讲述一些美食文化渊源、传说。
“美食部落”聚餐的成本,大多由做酒类生意的刘四哥掏包,余者由大家平摊。谁想吃什么想做什么,一般由其本人自行到市场采购。
大同的美食闻名全国,来过大同的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地的美食家们都赞不绝口,无不慨叹大同美食的丰富与精致。
大同菜肴融会贯通东西南北,汲取八大菜系精华,然而师出无名,缺乏内涵。多年来,大同餐饮界管理者们多忙于生意,从来无人投入精力对本土美食进行深度研究,将其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从而尽早打造一个全新的“大同菜系”美食文化流派。
我告诉刘四哥、小翟、建峰、冬宾等朋友:希望我们这个部落来完成这一时代使命,众人点头称好。以“草根”的力量来促动一个地域美食文化流派的形成,我们充满了信心,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