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2017-08-09 18:50:53)
标签:

唐摩崖

唐明皇御书

山东泰安

历史

文化

分类: 齐鲁足迹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挑选了各种颜色的马各一千匹,组织了浩浩荡荡的封禅队伍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称“唐摩崖”。

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现存1008字,为唐明皇御书。唐摩崖保存至今,已经近一千三百年了。但铭文现仅残26字,不可认读者仅6字。弥足珍贵。

唐明皇东封泰山时,还有中书令张说《封祀坛颂》、礼部尚书苏廷页《朝觐坛颂》刻在《纪泰山铭》侧边。由于历代文保意识薄弱,从宋代开始,被人铲毁,明代闽人林火享勒刻“忠孝廉节”,清代时,“忠孝廉节”四字又被铲去。康熙书“云峰”二字,下面又刻上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时所书的两首五言诗《宿泰顶》。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描金了,金光灿灿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拓片(百度图片)

泰山摩崖石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国保)

铲去了唐摩崖,祖孙俩留下的御笔。

 

铭文摩崖全文:

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蔗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

《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惟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玄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广增地之义也。

乃仲冬庚寅,有事东岳,类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毕降。粤翌日,禅于社首。侑我圣考,祀于皇,在地之神,罔不咸举。暨壬辰,觐群后。上公进曰:“天子膺天符,纳介福。”群臣拜,稽首,千万岁,庆答欢同,陈诚以德。大浑叶度,彝伦攸叙,三事百揆,时乃之功。万物由庚,兆人允植,列牧众宰,时乃之功。一二兄弟,笃行孝友,锡类万国,时惟休哉。我儒制礼,我史作乐,天地扰顺,时惟休哉。蛮夷戎狄,重译来贡,累圣之化,朕何慕焉;五灵百宝,日来月集,会昌之运,朕何感焉。凡今而后,儆乃在位,一王 度,齐象法,摧旧章,补缺政,存易简,去烦苛,思立人极,乃见天则。於戏!天生蒸人,惟后时乂,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载物,惟后时相,能以厚生生万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

惟我艺祖文考,精爽在天,其曰:“懿余幼孙,克享上帝。惟帝时若,馨香其下。”丕乃曰:“有唐氏文武之曾孙隆基,诞锡新命,缵戎旧业,永保天禄,子孙其承之。”余小子敢对扬上帝之休命,则亦与百执事尚绥兆人,将多于前功,而毖彼后患。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心有终,上天其知我。朕维宝行三德,曰:慈、俭、谦。慈者,覆无疆之言;俭者,崇将来之训;自满者人损,自谦者天益。苟如是,则轨迹易循,基构易守。磨石壁,刻金记,后之人听词而见心,观末而知本。

铭曰: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已。德凉者灭,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礼备封禅,功齐舜禹。岩岩岱宗,衍我神主。中宗绍运,旧邦惟新。睿宗继明,天下归仁。恭已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缅余小子,重基五圣,匪功伐高,匪德矜盛,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奕奕,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祗遹文祖,光昭旧勋。方士虚诞,儒书龌龊,佚后求仙,诬神检玉。秦灾风雨,汉污编录,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

 

铭文简析:

铭文首先记载了唐玄宗封禅的起因和规模,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描写了封禅典礼的过程;赞颂和夸耀了五圣的功绩;一扫历代帝王专为自己 秘请天神赐福的旧习,改变了帝王封禅仅为满足个人奢望的陈规,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并谆谆告诉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雄心壮志和务实施政的特点。

 

历代评价:

唐代窦(dòu)臮(jì)《述书赋》赞玄宗的书法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凤,笔为海而吞鲸。”

窦泉兄窦蒙称:“开元皇帝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美特。”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云:“玄宗书班班扰有祖父风。”

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玄宗少能八分正书,锡之臣工,勒之金石,不倦于勤,尚艺之至。”明王世贞云:“《纪泰山铭》,唐开元帝制及手书,相传燕许修其词,韩史润其笔,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隶法虽小变东京,最为郁劲,饶古意。”

明孙鑛《书画跋跋》称:“此铭当是帝手书,不然则是择木特效帝作此肥笔耳。”

清王澍《竹云题跋》称:“唐人隶书多尚方整,与汉法异。唯徐季海《嵩阳观碑》,明皇《纪泰山铭》为得汉人遗意。《孝经注》肉重骨柔,弗及也。”

感言:山东历史文化积淀实在深厚,泰山更是集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风光于一身。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