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白露
——在理想梧桐乔迁日的演讲
2015年9月8日是北京理想梧桐公司的乔迁之日。此前一天,我们在中关村SOHO的租约刚好到期,装饰公司也完成了新办公楼的全部装修工程。两周前曾有朋友建议,选个黄道吉日吧!我将信将疑地翻看黄历,发现今天尤为难得:宜开市、交易、立券、挂匾、开光;忌作灶、行丧、理发、乘船、嫁娶。老话说得好,择日不如撞日,好日子!
更有意思的是,8日还是二十四节气的“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征天气已经转凉。岑参有诗云:“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古人认为,梧桐富有灵性,可以感知宇宙、呼应时间。“一叶知秋”,说的就是梧桐会在立秋日落下第一片叶子。而在白露日的梧桐,应该已经深知秋意了。那么,理想梧桐呢?
事实上,当KEVIN和我,还有老高,在4月末、5月初确定创立理想梧桐想法的时候,已能隐隐感受到即将袭来的寒意。在当时,这不免令人发笑,立夏之时,酷暑未至,何来寒意?在此刻,亦会有人怀疑这不过是马后炮。然而,对于几个经历过周期的投资老兵来说,当发现二级市场的泡沫一直铺到四线五线城市的时候,当听到多个公司尚未设立即已获得巨额风投的时候,当了解到很多压根儿不具备生意头脑的人都在蠢蠢欲动准备创业的时候,那种寒意真的已经侵入我们的内心。
所以,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注册了公司并与上市公司合作发起了基金,在两周内完成了天使投资人的拜访,在四周内完成了天使轮的签约,在六周内招募并组建了一支专业、精干的团队——这支队伍在潘石屹的中关村SOHO 3Q里被誉为颜值最高的创业公司。到今天,我们已经入驻用不到30天时间装修的新办公楼,期间还包含阅兵日。我们的网络交易平台已经开始内测,线下已经销售了800万元的专项基金份额,基金也已经完成了首个项目1000万元的投资,另有几个优质项目已经采购完毕将会立刻开卖。而这一系列操作的实施主体——理想梧桐科技有限公司,不过是个仅诞生2个月的婴儿。
可是,现在不过是白露,连霜降都没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二级市场的反复无常已经使投资人的“股权幻觉”破灭大半,一级市场的低迷必将随之而来——我们预计最迟不晚于明年春节,所有市场人士都会感同身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理想梧桐能否达成年度KPI,以及在最短时间里实现正向现金流?此为近忧。
还有远虑。国内投资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理想梧桐是否找准了方向?一方面,PE、VC的行业集中度也在迅速提高,巨头们纷纷以登陆资本市场或获取金融牌照的方式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构,深挖护城河;另一方面,随着证监会股权众筹牌照的发放,互联网巨头的滔天流量和免费低价策略是否会冲垮PE和VC们单薄的壁垒呢?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正因为有不确定性,不靠大树的理想梧桐才有机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未来当不确定性逐渐消失、公认的成功模式已经形成,巨头们的碾压很快就会开始,若其时的理想梧桐仍是个少年,前途堪忧。
所以,必须与时间赛跑。在同样的时间里,只有做出更多量的业绩,完成更多轮的迭代,获取更多数的用户,我们才有一线胜机。
不确定性中也有确定性。首先要深度拥抱互联网。我们要学会以互联网的方式思考问题,与互联网的朋友沟通问题,用互联网的工具解决问题。我们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中关村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金融街的一家投资公司。其次,决胜地推。股权投资产品的专业性、长期性决定了,一个没有强大股东背景的平台是无法仅通过线上运营就可取得投资人高度信任的。我们要构筑一个地面网络,为投资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个网络未来还将成为投后管理的载体、资产采购的主体。对于我们来说,这两件事都不容易,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位,放弃做一个体面的投资公司高管的想法吧,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坐在刚拿到一笔天使的初创公司会议室里、有点彷徨的职场人。理想梧桐源自投资界,怀有颗不安分的心,理想梧桐深信,与其坐等被时代抛弃,不如首先改变自己。
是的,我们没有生如夏花,璀璨艳丽。生于白露的我们甫一出生就感受到了秋的寒意,这或许是上天谕示我们要居安思危,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深信,我们已经开始的长征,其终点一定是投资领域的
“新中国”!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让你我一起见证这伟大的征程。
后记:
1.
2015年9月8日刚入驻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时候,仅有一层楼200平米的空间。后因发展迅速,园区领导支持,我们又将整栋楼拿下,约1000平米,2016年3月,重新装修完毕,见上图。
2.
2015年公司刚创立之初,我们主业是互联网金融,辅业是股权投资,后在2016年三四季度,我们完成了主业从互金向投资的转型。目前公司下设投资、投行(财务顾问)两大板块,参股海外游学公司,互金/数据业务待时机成熟时再行启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