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中小学·中

标签:
曹万生原创散文女儿中小学初中七中育才竞争三个火枪手中考文化 |
分类: 散文 |
小升初时,女儿升到九眼桥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这时我早已上岸,做起了做不完的课题。全家还是定居在川师,盖七中育才离川师近。说近也不近,有 5公里吧?上学遂成了一桩事情。
最先的方案是包车,三个同学包了三个月,同包的一个同学迟到了几次,包车的师傅觉得耽搁时间,这车就没法包下去了。
后来女儿自己乘公车,方便是方便,南大门到九眼桥的车一串一串的,来去要费时半小时以上。如是睡晚了或是耽搁了,我立马开车送。
一次,女儿坚决要求骑车上学,她指着小学时与妻签的合同说,说的十二岁骑车,现在过了。合同压在玻版下,纸已有点变色,上书:
合同
十二岁骑车
炎炎
我领她到市场买了两辆相同的跑车,妻说她们同骑。这自然只是心情。
骑了一个月不到,遂不再有热情,爬狮子山确是太累,书包太重,加以下雨,加以寒冷,加以暴晒。
这时就独包了一车。有时师傅有事,我送她。在车上,她会问我,上学有什么意思?天天都在竞争。还说,她与同学经常在望江河边发呆,然后商量,要不要跳下去。我吓了一跳,回来给妻讲,妻说,那是她的心情,不会的。女儿长大了,心里开始有了思想。这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呢?女儿说,学校就是社会,复杂极了。这句话让我想了许久。
到处是她的书,摆一屋子。小学把《西游记》翻烂。中学把《三国演义》翻烂。《水浒》翻而未烂。小学中学都翻《三个火枪手》,翻到最后不剩一半。我书房里的中外经典都翻完了,《莎士比亚全集》翻了一遍,有几卷我现在都清不回来。我不知道她看懂了陀斯托耶夫斯基没有,她翻过好几本。《红楼梦》最不好看,她说。喜欢语文吗?最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知道老师讲的什么,没有意思。我和妻面面相觑,语文啦语文。
说着说着就要中考了,妻说,中考比高考还要重要。为什么?因为中考决定了高考,能上好的高中,大学就成功了一半。我记得,我们当年不是这样的呀,那时候有中考吗?
七中育才中考前,放了三天假。在家复习。我以一种想当然的期待想像她在紧张地备考。她把自己的门关得紧紧的,考前头天晚上想起第二天要考试,哭了,她在网上看了三天电影。
中考两天我送她去的,天下着成都式的细雨。早送午接,午送晚接。考场在十七中,人流涌向一个走不通的甬道,就到了。确有一种紧张的气氛。我问她如何,她只说,数学有些难。正巧次日在送女儿到考场时,碰到一位从东京大学回校的数学家,他也在送孩子中考,都是实验学校的应届生。数学难,他先给我讲,超过我的想像。我这才有了个底。
没有想到,她考上了成都七中,并且进了理科实验班15班。
呵嗬。
这是当时送考时用手机拍的,太模糊了。
http://s1/bmiddle/561dbad8x88aa0217d7f0&690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