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谭盾的作曲说起----听世博会开幕式
(2010-04-30 23:00:35)
标签:
曹万生原创世博会开幕式音乐谭盾演唱中国音乐中国艺术真善美文化 |
分类: 杂感 |
老婆接孩子去了,立即把五个喇叭刷地打开,整栋楼共鸣,是撼天动地听的快感。
感动从耳朵打向心灵,再从心灵溢出脸庞,听着《Btter City,Btter Life》,心在颤抖。
节奏与旋律谐一得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得让人无法辨析美的具体分别,究是在哪个元素与环节?继承80年代生命旋律的呐喊与节律,在修正了80年代反和声反完美的否定之否定之后,音乐家谭盾,携手美国作曲家昆西·琼斯创作的《Btter City,Btter Life》,今晚从黄浦江响起,感动了中国与世界。美国歌手席依达·盖瑞特、乔纳森·巴可,在朴实外表下涌出的生命力冲动,奠定了庞大音乐海洋的底气,升华了所有城市的当代感觉,与打着疯狂节奏乐队一起共震,生命、现代、性感、放肆得让人发疯。《我和你》之类的平坦平庸贫嘴,无须来作比方。华人确有天才音乐家。
一下从懒洋洋的昏眠中醒来,遂不可收拾。回想刚才,怎么回事?宋祖英歌声的干瘪、情感的刻板、表情的做作,与演唱的平庸,毛阿敏略带中国式感性的浑音,稍有补足。江河共鸣的无灵感的拉郎配,费尽了弹琴的动力与夸张,让人哭笑不得之后,感觉到的是,谭盾让我醒了过来。
谷村新司的《星》从心灵流向耳朵,音色分明的层次与男音的浑沉舒广,把星河的浩瀚演绎得让人感动。老歌不老,新意频出。谷村的白发、稀疏的胡须、瘦削的脸颊,反丑为美,溢出了歌的朴实真诚,让人感觉到歌的真与爱,不作戏不粉饰的善与拙。
索韦托非洲合唱团《一种爱》,美到令人狂欢,在身体语言、节奏河流、嗓音海洋的共震里,歌声重活了人们爱的力量。这歌是夸张的,但为何同样让人感动?细细品来,感动的是众声的放松与热情,原来真的热情是能感动人的,并且能让人感动得不尴尬。这歌的轰鸣性让人感觉到人声的美好与多声的魅力。人声美得丰富多彩。
安德烈·波切尼的《今夜无人入眠》响动的不是空气是心灵。他闭着眼,看到了整个世界的眼睛,喉头里波动的旋律起伏得颤栗,稳定的流淌抖动了整条黄浦江。
最后的四人合唱是最用功的,但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这努力的人工痕迹太重,重得让人觉得是一场戏剧。
优秀的音乐可以是不同色彩、不同风格、不同形态、不同国度、不同音域、不同职别、不同性别、不同语言、不同层次的,但细想来,有三点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已经忘掉了的:真、善、美,当然,主要是真的问题。
中国音乐,什么时候能革掉假到真时真亦假、恶到善时善亦恶、美到丑时丑亦美的弊端,什么时候就真有了希望。诚然,这也不仅是音乐自宫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只能写出真实的感觉,没有办法。
100430,灯下听后即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