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鞍子坝·14

(2010-02-06 23:59:06)
标签:

曹万生

散文

万县市

鞍子坝

8号院子

张爷爷

张婆婆

小女儿

文化

分类: 散文

鞍子坝·14

 

张爷爷是安徽人,安徽北边的人,不然怎么天天吃馒头呢?张婆婆也是安徽北边的人,不然怎么天天做馒头呢?张婆婆的馒头做得很白很香,形状各异,狗猫兔鼠,很多花样。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好玩。张爷爷也觉得很好玩,他常常边看边说,乖乖,乖乖。张婆婆就骂她,老鬼。张爷爷还说,乖乖,乖乖,张婆婆就说,滚一边去。

院子里就两个厨房,我家和张爷爷一个厨房,我经常看他们做馒头,我们家不做馒头,我们家吃饭。

张爷爷身材不高,形象英武,一脸的胡子,胡、须、髭、髯样样齐全。回忆起来,确是一个美髯公,当年没人这样说。其髯,从头连到腮,黑中带白,黑白间杂。

他喜欢说乖乖,乖乖。听久了,觉得他是在感叹,也是在叹息,也是在赞扬,也是在愤怒,也是在不满。什么都有,只是语调不同,这要熟悉他的情绪才行。这世界上,可能只有张婆婆才能准确懂他的意思。

张爷爷没有工作,但毛笔字写得好。他过去做什么的?我不晓得,也没有人告诉我,总觉得他也不是等闲之辈。他靠两个女儿。他住在大女儿这里。姑爷姓陈,是一个端正文雅的干部,不苟言笑,他的头发,从来不乱一根。姑爷不跟我们小孩子说话。听到他的话就一句:快一点,我还要开会。他指的是马上要吃饭,他刚回来就这样说。张婆婆马上就把做好的饭端出来。

张爷爷有四个外孙女,一个比一个乖。他天天的职务就是照着外孙女,一天就叫,敏子呀,蓉子呀。他的声音在一群万县话里,旋律鲜明,所以很出众,不会被淹没。

文革中的一年,他的小女儿回来了,从北京,一个研究机构呢,做翻译的呢,人们悄悄说。说是犯了错误,也说是来散心的。他小女儿比大女儿要和善,喜欢跟我说话。她常常一个人在三楼阳台上看长江,好像在等什么人,还是什么消息。她问我,初中学的什么外语。我说俄语。她有一点惊喜,说,喜欢吗,我说喜欢。她说,还是英语用处广。我说是的,我们一二三四班学俄语,五六七八班学英语。她不再说话,又陷入沉思。听说她就是学俄语的,做俄文翻译,现在正改英语。分手时,她说了一句,до свидания,我也回了一句。她笑了笑。后来,她很快就回北京了。

过了几年,张婆婆去世了。不知道什么病。丧事办在院子的大客厅。我记得最深刻的,是陈姑爷站得笔直,鞠躬鞠得最到位。

再后来,张爷爷就逐渐邋蹋起来,胡子越来越长,衣服越来越乱。有时候觉得很脏的样子。他常常几天不在了。有人说,他到张婆婆坟上去了,他有时候一去几天,回来也不说话,也不说乖乖了。

后来,张爷爷也去世了。

 

100206,停电,于双楠良木缘灯下。

 

思考题:

鲁迅在哪篇文章中说过胡子有胡、须、髭、髯四种说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