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鞍子坝·4

(2010-01-09 22:42:14)
标签:

曹万生

原创

散文

万县

鞍子坝8号

阁楼

王天华

二胡

刘天华

阿炳

文化

分类: 散文

鞍子坝·4

 

王天华住在三楼。

天华长我两岁,山东青州人。比我略高,也略瘦,戴一幅黄边眼镜,大约有点深,有瓶底的感觉。他什么时候搬来的,印象已经模糊了。

第一次印象很深的事,是他在包《老残游记》的封面,那时我10岁左右。他一面说,这小说可供批判地读,一面用旧画报纸补贴,贴得天衣无缝,很爱惜的样子。还包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包、贴得很仔细,仔细得让我惭愧,包、贴出来跟真的封面没有什么两样,我疑心他兼有女人的天赋。我们常常交换小说看,老是背两句“话说天上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最好的乐园,是三楼的阳台和他们家的阁楼。

上得三楼,是一片宽阔的楼面,约三十平方米吧,一片空楼面。这楼面两侧的屋顶,作八字形外斜,一直斜到外面的大小两个阳台上,上面斜铺着青色的大沟瓦。楼面正对,就是天华和他母亲住的小阁楼。

阁楼不大,安静居中。阁楼妙在,与门相对的正面墙上,外置半人高的宽约一米五深约一米的小阴台。可躺可坐,置身里面,看天看地,看鞍子坝小学全貌,看阁楼房内。在阴与阳间徘徊,在天与地中空悬,有天堂看人间的童话感。设计之奇让我着迷。

我没事就上三楼来,拉二胡是我们的主要耍法。我们研究过弹簧码,竹码、木码的区别,研究过蟒蛇皮与菜花蛇皮的区别,研究过紫檀筒与杂木筒的区别。研究归研究,拉的还是普通的胡琴。间或天华借一把好琴,说那琴筒是紫檀木的,看得我们眼睛都差点掉下来,那可真是又沉又黑,蟒皮的音色也很醇厚,那定会过两把瘾才会歇气,拉得天昏地暗,邻居抗议作罢。

夏夜阳台,月白风清,面对怀里的长江,闭着眼睛光着膀子,晕一段二胡,是暑假天天的事情。阿炳和刘天华是我们俩的最爱,随心情而选,我拉得多的,是《病中吟》、《良宵》、《二泉印月》。天华拉得多一点,他还拉《光明行》,说是向上,那多多多的高亢旋律,我总是不爱,特别是把弹簧码子安起来,像是在吹号。他有时还要拉一点梅花三弄,说是古曲练指法。我没有那份耐心,总是把琴当心情摆弄。有时候我吹竹笛,他拉琴。他不吹竹笛。

后来我初中住读,他在一中高中走读,早起晚归,很难聚一起了,聚会的时候,多是星期天或者假期。

他常常谈论的几位老师,也成了我的熟人。

一是X老师。X老师是他的语文老师,羊角白发,两眼深邃。天华喜欢听他的课。他说,X老师讲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最有寄托的了,讲“吟罢低眉无写处”时,用力在黑板上猛泻,然后一摔,两眼含怒,怅望良久。这镜头伴我多年,也神交多年。

再一个老师是M老师,M老师风流倜傥,每有佳人,总现君子好逑之风,引得同学都微妙默叹以为妙绝。

还有一位记不住姓的女老师,她的先生是一位前中共党员,1949年后因为变成“前”而痛心疾首了一辈子。她总是温文而雅,含而不笑,愠而不怒。夏天巡室,见男生不雅之举,总细声说:心静自然凉,心静自然凉。

还有一位他的同学,身兼豪情风情,时有惊人之语。走在放学的大路上,对着众同学宣告:“告诉你们,我校明天将要产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第二天当然不再提及,如有人问,只答还在酝酿之中。他有一头天然卷发,每有人笑,均自我评论:这是当代美学新潮流。同学中第一位结婚,同学贺联有云:我校第一大丈夫。

我们边聊边笑,时有喷饭之不雅。

 

100109,灯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四行体·10
后一篇:看《阿凡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