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思想?(下)
(2009-12-31 20:53:11)
标签:
曹万生原创讲演文学思想人性的独特发现发现形式化情感化文化 |
分类: 演讲 |
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思想?(下)
第四个小观点,这个思想是你对人性的独到发现。只有你的独到发现的才是有价值的。就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你没有发现,你就没有思想,那仅是在体验或是模仿人家的想法。如果能你能具有到的人性体验,我觉得你就具有了大作家的质素。为什么呢,因为大作家,都是有独到的人生哲学的。比如说我们读托尔斯泰,我们读陀思妥耶夫斯基,都会有新的震撼,且不会重复。我们读但丁,读歌德,也是如此。你读柳青,你读赵树理,读浩然,读克非,第一,他的思想是别人给的,第二,是重复的。所以说,你的思想必须是自己对人性的独特发现。
围绕着这第四个小观点,我想具体说一下“思想是人性的独到的发现”的意思。
第一个,这个“发现”,在我看来,一定是你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体验。你不能硬想一个思想,这个思想必须是你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这种作品的人生体验,第一,你有要有这样的人生经历。第二,你要有思想深度。你体验过,比如说我们都经历过“文革”,残雪的体验是不同的。实际上残雪并不难解,如果经过了“文革”的人都理解。比如偷窥,我们那时都怕别人看你日记,谁都怕,如果你的日记被看了,你就会被抓。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防偷窥。我觉得你在偷窥我的思想,在偷窥我说的话。但是她就把这个体验个性化了,把它变形了,把它变形了现代艺术形式。现在的学者给残雪的小说加了很多现代派的东西。这有不懂得这段历史的原因。其实她就是那么一个敏感的小女孩,家庭出身又不好,又在那么一个恐怖的社会氛围里面,她就只留下这么个印象的。然后她把这个印象艺术化。她就成功了。只不过我们凡人,浑浑噩噩,没有把这个经历艺术化、个性化。就能把它当故事讲了。但是,残雪把它艺术化了。她以一个女人的方式,把这段经历艺术化、个性化了。
她哥哥邓小芒就没有把它艺术化,他哥哥很有思想啊,是哲学家呀。但是有思想又怎么样呢。这就是第四个问题的第二个小点。就是说你这个思想必须是情感式的,形式化的。
比如说,残雪就把它形式化了,把它情感化了。但邓晓芒不是艺术家,可能邓晓芒的思想更锐利,但他写不出残雪一样的小说。他可以把康德哲学研究得很深入,可见,思想必须是体验的艺术形式。
邓晓芒可以从思想的角度很深刻地体验“文革”。但是,你是哲学家,你不是文学家。残雪才是文学家,尽管她不懂康德。所以它各是一种体验。作为思想家的体验,你可以写出你的思想史来。但是你作为文学家,你就可以写成残雪式的偷窥意象。
王蒙就没有这个体验。王蒙他们在大西北,包括艾青。因为王震很爱护这些“右派”。所以王蒙他们不可能有这些个人的基层的体验,他就不可能写出偷窥。他的叙述变成一种“杂色”。但王蒙在青春期受压抑时,他就很有体验。
所以说这个发现要是形式感很强的,还有情感性。如果这个作家有这种独特看法,同时形式感有很强,又把它情感化了,我就觉得这个作家很了不得。
至于说他在这个形式化和情感化的过程中,他的品味有多高,这就要看他自己思想的质量问题。你比如说,我们看到的伟大的作家,他都是处于类似地我们现在的时代,也就是历史和道德相冲突的时候,产生的一种道德批判。往往都是这种人。
如果他是思想家,他肯定不是作道德批判,他肯定是要做历史的描述。比如经济学家,你看现在的经济学家,全部在做历史描述。怎么才做得更好,怎么才能把中国的GDP弄上去,怎么才大家有钱。
但是作家不关心这些,作家只关心,你看百姓生活得好苦啊。他们观察社会的兴奋点不同。比如巴尔扎克就不喜欢那些东西,他就对贵族的体验很有感觉。社会道德沦丧,搞的一塌糊涂。其实他很希望有钱。写作还债,写作有钱。但是作家在写的时候,并不是如何去赚钱。你要去赚钱,写小说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说,他如果是作家的话,他思想的质量,形态,包括价值趋向,他跟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是完全不同的。
你自己写自己的体验就是了。所以你是黄莺你就黄莺那样叫,你是鸱鸮就鸱鸮那样叫。你力图让自己的思想品质能量提高。你说我们现在的作品有没有思想呢,也有,比如“新左派”的思想,很多作家都有“新左派”的思想,有深有浅。比如说批判的思想,也有。但是这些东西他都非常浅化,它没有作为情感化的形式化的思想,把它感受清楚。
在这个地方我想提一个作家,很不错的一个作家,就是获得茅盾文学家的女作家,迟子建。我发现迟子建真是非常深广。她写非常小的事情,比如说她写一个老工人,她写老工人那些情感的东西。写非常小的事情,杯水风波。但是足以让读者读来感到震撼。震撼到使你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有那么深广的伦理思想呢。比如特别强烈的同情心,特别让人不可思议的那种爱,特别能够忍受种任何人都不能忍受的委屈。描写得非常真实。但是描写的却非常轻淡。你说她描写的这些在生活中有没有呢,很少有,肯定很少有。但是,是有的。她就把这些吹胀了,夸大了,艺术化了。然后,她写成作品,你发现这个更不得了。当代人这个精神丰富,她笔下人物的精神伦理都非常丰富。并且特别的平民化,具有很强的平民关怀。作家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平民。用平民来体察平民,用平民体验平民,但他那个体验的确是贵族的。没有文化,没有选择,没有夸张,是提炼不好的。
最近我读到的一篇俄国小说,也是这样的。小说写一个老画家,在图书馆和一个图书管理员邂逅了,然后相爱,相爱之后就结婚。这位画家比图书管理员大十多岁。他们后来有了小孩子,小孩长大后,有了女朋友,女朋友很漂亮。孩子把女同学带回家里来,老画家很喜欢她,让她当模特儿。慢慢地这位老画家和孩子的女朋友产生了爱情。而老画家的妻子,也就是那位图书管理员,她接受了老画家和自己儿子女朋友之间的感情。后来,老画家死了,那位模特儿也离开了。画家的妻子,那位图书管理员,就那样默默地生活,生活得很平静。你说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很少有。但是俄罗斯作家就写这些东西,让你感到俄罗斯这个民族就这么伟大,民族灵魂真是宽广。他这就是有思想。但是我们的作家为啥就写不出来呢。我关注迟子建,迟子建在这方面就做的不错。但是别的作家,杂杂糊糊的,胡乱地写。
我说完了,谢谢大家!
091224讲,袁昊根据录音记录。
091231灯下,整理贴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