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2009-12-25 19:50:07)
标签:

曹万生

原创

散文

游记

美国

高尔泰

蒲小雨

拉斯维加斯

重逢

文化

分类: 游记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  访美散记之十三

 

记080605晚。

文图稍多,分两次贴出。

 

与高老师分别已近18年了,一直念叨着。但总觉得,写高老师,是一件有些神圣的事。需要一个安静的心态,一个非常充裕的时间,才能动笔。所以一直没有写。一路拖下来,却一直没这个条件,写到十二了,也只得写了,就先写写相逢当日的情形吧。

6月5日晚,从大峡谷一回到饭店,高老师和蒲小雨老师都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见面,我们都抑制不住思念,拥抱了起来。以前在国内重逢一定要搬手劲或握痛我的手,才会说话。与往日相比,这次的握手已经很平和了。其他作家早就听说了高老师,也都非常尊敬地围过来,向他致敬。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高老师模样没有什么变化,轮廓分明的脸还是刀棱一样坚毅,脸色微红,只是声音的气流没以前那样强了。岁月漂白了他的头发,还是一头长发,但更加飘逸,有近仙的感觉。小雨老师,还是那样温婉地笑着,不过,头发也花白了。

久别重逢,他很关心学校的故人,问到苏老师时,我们都静默了。苏老师,是高老师的知遇,也是我的知遇,因为苏老师长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有了划时代的转折。但,提起苏老师,就会想到苏老师的失语,这总让我难受。他问我看到了他写的《苏恒先生》没有?这我早看到过了。2003年,为苏老师的诗集写了一篇序,收进《苏恒诗选》,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名义印行。印这书时我很热心,我知道,当时还有老者到校反映,要求批判。长院的老万说,他们离退休想批就批吧,我们文学院不批。发行时,以文学院一个文学社团的名义开了座谈会,苏老师参加了会议,但会议未完,他已经支持不住。这篇文章花城版《寻找家园》未收。文章由诗而文,由文而人,热情、细察,大处走雷,细处抉微,温和中流出犀利,美文里全是思想,处处流露出对苏老师的深情厚谊,非一般人所能体会。想到高老师风风火火的一生,想起他曾评的他人,才能体会到高老师对正直、善良学者的一片赤情。

我告诉他,我主编了一部《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其中海外华人文学一章,散文就写的他的《寻找家园》,由他的学生李亚东执笔写的,他微笑着点头,说看到了。我曾在许多场合说过,当代散文之翘楚,就是高老师的《寻找家园》了。自由人格、人性至尊、睿智幽默,趣味盎然,描人入骨,记事融情,境高情深,炉火纯青,诗渗字里,画融行间,字字珠矶,高风毕现。那些什么文化散文,根本无须来作比方。

车行在拉斯维加斯的街道,街外灯火如煌,谈着故人,就像昨天分别一样稔熟,感觉他又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他让我一定要转告对几位有恩于他的人的问候,我一一点头。小雨老师开着车,一会就到高老师家,她安排,先到她们家参观。这当然是一件非常让我高兴的事了。现在国内,见面都很难请到家了。

高老师的房子跟邻居的房子,是连成一排的。共两层五室两厅一厨一卫一车库。比起川师大家属四舍的三室一厅,那可是阔绰多了。他在川师的故居,已经片瓦不存,成了停车场,他一片唏嘘。

车库门就是大门,车库旁是厨房,往里走是餐厅,再进去,是高老师的两间画室。这是一层。左侧画室楼梯向上,与两间画室相应的二楼,是高老师与小雨老师的书房。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与下面餐厅相应的,是茶厅兼客厅。与车库、厨房相对应的,则是卧室与卫生间了。卧室挺大,床硕大,电视挂壁,空间显出来,采光挺好。化妆室也挺宽,上置一束硕大的红花,像是刚插不久,小雨老师不断地说,应该早一点联系上,让她有个准备。呵,电话很难打通的,我打了好多天。电话打通了,但没有人接,小雨老师上班,高老师耳背,是不接电话的。买个手机呀,小雨老师说,全美国,只有高老师家才没有手机的,呵呵。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见到高尔泰先生(上)·访美散记之十三

 

080606晚事,091225灯下追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