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 盖特博物馆---访美散记之十
(2009-11-30 23:11:34)
标签:
曹万生原创散文美国保罗盖特博物馆中国文化彼岸美国酒吧文化 |
分类: 游记 |
告别了环球影城,下午来到洛杉矶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保罗·盖特(Paul Getty)博物馆。
保罗·盖特(Paul Getty)博物馆位于洛杉矶的西北,是举世闻名的艺术收藏中心,由美国石油大王Paul Getty保罗·盖特先生捐款兴建,建筑大师瑞恰德·麦的(Richard Mier)设计。据称,保罗·盖特博物馆耗资高达1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展出了希腊、罗马一些古物,欧洲的油画,素描,手稿,照片,雕塑和装饰艺术。这里还收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国当代图片,陈列了一系列特殊的展览品和教育项目。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雕塑,当时有人用英文作过说明。全馆只有英文导游,对于我这个一外学Russian的老外来说,总是隔的,当时似乎是明白了的,时过境迁,一年半以后写下这些文字时,对着照片总是想不起来了。大约是一个很奇特的工艺与构思的作品,哪位知道的看官,看了图片想起来了,可以给我提醒一下。
接下来是许多14世纪到16世纪的宗教题材油画。很多藏品美术史上鲜有介绍,让人有些狐疑,以为怕是赝品吧,或许是不太珍贵的藏品?詹姆斯对我的问题耸耸肩,是不值一哂还是不屑与言还是回避问题?不得而知。
也有让人印象很深的古物藏品,如有一个古罗马时代的床,就因装饰性强而与中国古代的床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他一些藏品也古味十足。
还有一些当代美国的摄影,特别是同性恋作品特别引人注目。
走在博物馆里,突然浮起一个奇怪的联想:在美国游玩,跟中国各地旅游绝不相同的是,不怎么参观庙宇、坟墓,主要看的是收藏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或者是图书馆、建筑物。比如前几天的杭亭顿博物馆、尼克松图书馆等。这跟前几年经历过的法国、俄罗斯的旅行也很近似:记得下来的是罗浮宫、冬宫的藏品,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故居,还有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等历史建筑以及红场上的各种建筑,等等。大约中国人喜欢现世,外国人喜欢超越,所以中国人没有彼岸世界观念,“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特别现实、求实、务实。只整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再最多整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但我知道,这时候整天的意思,大约还是为了人的利益的,如看天象以观世情,拜天以祈年丰等。所以这天是打了折扣的,绝不会考虑人与神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这也许是中国文化的好处,也是中国文化的劣处,造得人们一个个津津乐道鼠目寸光的争夺,鲜有对长远人类利益、宇宙未来利益大慈悲式的悲悯情怀与超越玄想,所以也很少看到杭亭顿、保罗·盖特这种动辄捐上十亿美元修建公共博物馆之义举了。呵嗬,打住。
走出博物馆,才见到这是个少有的现代建筑风格的艺术馆,非常美丽,花园犹是一绝,室内外连接流畅,同时又保留了美术馆的隐密性,光线与材料的处理匠心可掬。可惜一天下来,各位都没有电了,每人拿着照相机也只得休息,真是遗憾的事情。
回到饭店,已经是晚上了。想到游泳池里去放松一番,走近却见将军把门,已经不开放了?到总台询问,听得众人喧哗,旁边的酒吧在开party,但不少人已经出来,还有两位老美在跳一种笨脚笨手的舞。脚开始发痒,恰遇秦人,欲跳,但又在不速之跳会否唐突的两难思量中犹豫。不一会曲终人散。进得酒吧,小酌一番吧,也算是到了美国的酒吧?秦人似有怯价的表情,连说喝不来酒。要了一杯威斯忌,一杯柠檬水。结果,只要了6美元。
秦人手中一直拿着一只橘子,摆弄着,似有无穷的内意,也许是杭亭顿这橘子有另外一种寓意,离了这美国就会失去这感觉?聊聊美国,看看这好静好异国的夜晚,啜了好几口。这酒也跟中国差不了多少,酒吧的伙计直看着我们,终于明白,他们想打烊了。于是,喝掉了最后一口,回房间睡觉。
走在园子里,觉得这美国夜晚好就好在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