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的命题设计、编制和要求

标签:
心理效应运用命题设计要求方正测评家长考生升学高考考研教育 |
分类: 非智力因素/学习心理管理 |
不少同学在做备考准备时总是害怕自己准备不充分,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老师虽然也一直在说:高考难中易比例约为2:5:3,较易的试题占20%左右、适中和较难的各占30%左右、最难的占20%左右。能够紧紧抓住80%,就是最大的胜利。然而,还是不能让同学放下心来。在此将试题的命题设计、编制和要求贴于此,希望能对调整这部分考生心理有作用。有关心理方面调整的更多讯息,请见《提升学习竞争力》中的有关章节。
由于查不到这一资料的出处了,请原作者见到此文后能告之。
试题的命题设计、编制和要求
1、确定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是指测试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
我国目前许多测试的命题,多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为基础来确定测验目标。布氏的目标分类法把认知领域分成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确定测试目标应注意:测试目标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相一致;正确理解处理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2、确定测试题型
命一套题需要哪几种题型,每种题型出多少道题,要根据测试的目标、各种题型的特点和功能、测试内容的特点、考生的情况、测验的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灵活确定。
3、命题设计
命题设计必须先设计命题双向细目表,以避免命题工作盲目而使之具有计划性。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常见的双向细目表有:
(1)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细目表;
题 |
题 量 |
分数 分布 |
难易度 |
覆盖面(试题在 各章的分布数 |
|||||||||||||
每小题分数 |
每大题总分数 |
较易题数 |
中等难度题数 |
较难题数 |
难度较大题数 |
第一 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 . . . . . |
|||
客 观 题 |
选择题 |
|
|
|
|
|
|
|
|
|
|
|
|
|
|
|
|
是非题 |
|
|
|
|
|
|
|
|
|
|
|
|
|
|
|
|
|
匹配题 |
|
|
|
|
|
|
|
|
|
|
|
|
|
|
|
|
|
主 观 题 |
名词解释题 |
|
|
|
|
|
|
|
|
|
|
|
|
|
|
|
|
简答题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题 |
|
|
|
|
|
|
|
|
|
|
|
|
|
|
|
|
|
论述题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100 |
|
|
|
|
|
|
|
|
|
|
|
|
|
(2)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细目表
题型 |
填空题 |
选择题 |
判 断 说明题 |
名 词 解释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
|
|
合计 |
|
题数 |
15 |
20 |
5 |
4 |
4 |
2 |
|
|
|
50 |
|
分数 |
每小题 1分共 15分 |
每小题 1分共 20分 |
每小题 3分共 15分 |
每小题 3分共 12分 |
每小题 5分共 20分 |
每小题 9分共 18分 |
每小题 分共 分 |
每小题 分共 分 |
每小题 分共 分 |
100 |
|
难 易 度 |
A |
8 |
6 |
3 |
3 |
|
|
|
|
|
20 |
B |
7 |
7 |
3 |
3 |
10 |
|
|
|
|
30 |
|
C |
|
5 |
9 |
6 |
10 |
|
|
|
|
30 |
|
D |
|
2 |
|
|
|
18 |
|
|
|
20 |
|
认 知 度 |
Ⅰ |
8AI A、7BI=15 |
5AI=5 |
|
|
|
|
|
|
|
20 |
Ⅱ |
|
1AⅡ 7BⅡ 1CⅡ =9 |
1AⅡ 1BⅡ 1CⅡ =9 |
1AⅡ 1BⅡ 2CⅡ =12 |
|
|
|
|
|
30 |
|
Ⅲ |
|
4CⅢ =4 |
2CⅢ=6 |
|
2BⅢ 2CⅢ =20 |
|
|
|
|
30 |
|
Ⅳ |
|
2DⅣ =2 |
|
|
|
2DⅣ =18 |
|
|
|
20 |
4、编制试题
(2)编制试题应抓好的环节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打细算的门道。第三方支付和消费者保障联盟使网购变得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