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爱的咏叹调·读《盈袖丝雨》

(2023-04-16 04:16:08)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心理

——读叶良骏老师《盈袖丝雨》一书有感

[转载]爱的咏叹调·读《盈袖丝雨》

 

读着叶良骏老师的新作《盈袖丝雨》,不知怎的就想起了黄鹤翔所唱的那首《爱的咏叹调》:“在这爱的世界里,也许我会欢笑,我会哭泣,但是我不会不会忘记,爱会使我永远充满活力……”《盈袖丝雨》就是这样一本蘸着满满的爱意写就的爱的诗篇,从字里行间,你总能读到叶老师对亲人、对同学、对师长、对友人那份深情的爱,总能感受到她对人生的豁达、对生活的眷恋。读着这些隽永的文字,原本浮躁的心慢慢会平静下来,那些内心感到不平的事情,也能看淡很多。

我一直认定叶老师是我的老师。虽然没有举行过拜师仪式,也没有特别向她说明这一点,但她早已成为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之一。一方面,我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认同,叶老师既是“爱满天下”教育主张的践行者,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教学思想的传播者,对我学陶研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叶老师待人特别真诚、细心,她组织各类活动,都会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告知我,希望我能抽出时间参加,即便我有时不能前来,她也会在事后将活动的简报通过邮件发来,让我对活动有更多的了解;每逢重要的节日,她都会将自己多年来在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活动中积攒起来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明信片、陶瓷制品等寄送给我,既是节日的祝贺,更有不断勉励的意蕴在其中。她的仔细、她的爱心常让我感到汗颜。也是在这本书中,我才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叶老师相关赠品的诞生过程,更加敬佩她的这份大爱之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盈袖丝雨》是一本具有自传体性质的散文集。在这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她的出生地老鹰湾叶家这一江南小村的风土人情,他外公陈兰荪勤俭持家的作风和慷慨助人的美德;你可以透过她母亲那件黄灿灿的山猫皮大衣的走向,感受到社会的动荡、生活的艰辛;你可以通过爸爸的书桌感受到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你可以通过“窠娘”的言传身教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在陶行知的嫡传弟子、认得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特长的校长马侣贤手下读书,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叶老师能够将阅读、写作的良好习惯保持到今天,当年的学校教育功不可没。叶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遇到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正是因为心中充满着对事业的爱、对生活的爱,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的“贵人”,帮助叶老师一路走到今天。叶老师用细腻的笔触,对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对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各种交集的一个个人物做了鲜活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几十年来跌宕起伏的成长和奋斗历史,既让读者对自己家庭“为善最乐”的家训有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也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读着叶老师求学期间的系列文章,想想今天的学校教育,不禁让人好生羡慕。师生之间亲密无缝,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常把老师当哥哥、姐姐,老师也把他们看作是弟弟、妹妹。课堂上,叶良骏不喜欢数学、不喜欢美术,经常拿着课外书籍看,老师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她,并鼓励她在坚持阅读、勤于写作。数学课上搞不明白的椭圆,可以在花匠赵毛弟那里获得灵感;活动中有了新的创意和灵感,总能到的同学和老师鼓励和支持……最近十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师生关系这个话题,并提出“关系第一,知识第二”的观点。我认为,如果师生之间有和谐的关系,如果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就会在班级中形成这样一种文化:无论学生在课堂上、在班级中有怎样的学习表现,都能够被大家所接纳、所包容,同学不会因为发言不当、事没做好而被讥讽和嘲笑,不会因为心怀恐惧而将自己“装在套子里”。叶老师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学校以及教师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功不可没;叶老师之所以愿意全力以赴地宣传和推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是因为她充分认识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正是促进教育走向和谐的基石,是教育回归本源的重要路径。

我们都知道,我们身体中的各种细胞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大约每4个月,红细胞就会彻底更换一遍,皮肤细胞更换的速度更快,几个星期就能换一遍。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人身体中的每一个原子会彻底地由其他原子所取代,人也会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那么,连接着不同版本的自己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是记忆。但大脑的记忆有一个特点,它总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原有的记忆进行修缮,并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进去。这会导致记忆越来越失真。尽量减少记忆失真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坚持平时写作,将自己所见所思所想的事情随时记录下来。叶老师在这方面显然很有心得,她始终坚持不懈地写,几十年来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一手资料;她又是驾驭文字的能手,善于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对事物的真情实感。阅读《盈袖丝雨》,你能从文字中读出那层次分明的画面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厚重的历史也在这质朴的描述中得到了升华。

最让我感动的,是叶老师认准一件事情锲而不舍的那份执着。这份执着从她找寻外公陈兰荪的墓地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份执着从她记得每个人的好,每逢节日总会为亲人、为朋友寄出自己的祝福中可以感受到……这几年她致力于创作学生歌舞剧,帮助那些在戏剧表演方面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排演大型话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每一个参加剧组的学生,都有一个“明星梦”,都希望自己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学生不知道,要将一台戏推送出去,需要演员、场记、服装、舞台、宣传等多方面的人才,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仅让大家正确认识自己就已经十分困难,还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团队,去做一件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难度可想而知。但叶老师做到了,而且还不是一台大戏,几乎是每年一台。特别是在去年疫情最为紧张的期间,她仍然克服千辛万苦实现了新剧的首演。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爱满天下”的真谛。

读着叶老师的新作,又一首歌的旋律在脑海中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盈袖丝雨》,叶良骏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

 [转载]爱的咏叹调·读《盈袖丝雨》

(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