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口饭要嚼30次

标签:
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 |
健康专家建议大家“细嚼慢咽”。充分咀嚼不但有利于消化,而且会给胃部的饱胀感传递到大脑以充分的时间,达到减少食量的作用。更总要的是,唾液具有解毒作用,能够化解致癌物,所以——
每口饭要嚼30次
细嚼慢咽是解毒抗癌第一关
我们每天吃饭、喝水,所有营养都要首先通过口腔。俗话说“病从口入”,据统计,40%以上的癌症和食物摄入有直接关系。专家指出,如果每口饭能咀嚼30次,能让食物和唾液充分接触、融合,就可以让更多的营养进入,而令毒素留下,
A.唾液可以化解致癌物
我国历代医家都很强调唾液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中医讲脾是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而唾液又是脾肾所化,可见唾液与生命是多么的紧密相伴了。
我们的口腔里有三对大小有秩的唾液腺,分别是舌下腺、颌下腺和腮腺。它们会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分泌唾液,并且“看人下菜”,视敌情而改变唾液的成分。
日本的西冈一教授做过一组实验,收集了数十名健康男性分泌的唾液,分别与多种致癌物混合,结果显示:
1.唾液可以化解致癌物:实验测得唾液对香肠里的亚硝酸盐、发霉花生里的黄曲霉毒素、炸鸡腿里的苯并芘、锅巴中的致癌成分丁酸-P-1等解毒力很强;对香烟的烟油子、烧焦的牛肉鱼肉中致癌物的解毒力中等。
2.唾液化解致癌物的解毒反应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与致癌物混合10秒以上后,唾液才开始发挥解毒作用,而30秒是最佳的作用时间,可以将致癌物完全化解。
B.唾液解毒需要30秒
另外,美国佐治亚大学的试验也表明,在亚硝酸类化合物、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质中加入唾液,实验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会完全丧失。简单说就是被致癌物污染的细胞不会再癌变了。唾液中还有大量能溶解细菌的溶菌酶和多种能抗击细菌病毒的免疫球蛋白。
这些已知的结论,正是当今许多健康教育家呼吁大家每口饭要嚼30次再咽下去的科学依据所在。荧光分析法可以测定我们唾液中解毒成分的含量。60分以上者解毒力很强;但大量人群的平均分数在20-40之间,这需要每口饭嚼30次;低于10分者解毒力就更弱了,需要再多嚼几次。
C.小窍门“逼”你细嚼慢咽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吃饭不但常常狼吞虎咽,而且还总是边吃饭边看报、聊天、看电视,甚至在饭桌上教育孩子、谈项目、谈生意,似乎慢条斯理地吃顿饭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一时做不到细嚼慢咽该怎么办呢?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1.给自己规定进餐时间。比如早餐时间定为10分钟,可以放松心情悠然地听着早新闻慢慢地吃。晚饭则要吃30分钟,不到时间不下桌。
2.多吃硬饭,少吃软饭。可以把米饭做得硬一点,把鸡块、排骨等切得大一些、烧得老一些。这样吃饭时自然就会细嚼慢咽了。
3.别等饿极了才吃饭。人饿的时候,吃是第一需要,根本无法估计吃饭速度,所以要定时吃饭,不要等饿极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