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公积金中心:念好快、实、严三字诀助企纾困有妙招
(2022-12-24 12:33:58)
标签:
高远刚改革完善公积金制度调整公积金使用政策川渝公积金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
分类: 原创 |
绵阳公积金中心:念好"快、实、严"三字诀
助企纾困有"妙招"
为让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尽快落地绵阳,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绵阳中心强化统筹、精准施策、狠抓执行,着力念好“快、实、严”三字诀,推动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在绵落地见效。
“对于地方来说,国家政策越早落地,企业和群众就能越早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绵阳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绵阳中心严格按照2022年5月25日住建部视频会议精神和省住建厅工作要求,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主任办公会,就绵阳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涉及的措施起草、报批、解读、宣传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和时间节点,提出要率先争先领先,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落地实施。
号角吹响,必须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攻坚。绵阳中心从各科室抽调精干力量形成工作专班,在充分领会上级精神、掌握政策要义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城市好的做法,先后完成了政策措施研究、资金收支测算、服务优化设计等具体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仅用3天完成政策措施、配套细则、解读文本起草,2天完成相关流程报批,1天完成信息系统改造升级。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5月31日,绵阳公积金管委会印发《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措施的通知》,绵阳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印发《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实施细则》和配套解读文本,形成了“《通知》+《细则》+《解释》”的三级政策架构,跑出了从部署到落地仅用6天时间完成的“加速度”。
落地后如何见实效?如何让企业和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这也是绵阳中心不断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完善了企业缓缴执行措施。”绵阳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让企业“少跑路”、节约办事成本,我市采用协商机制,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明确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讨论通过(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的,经全体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签字确认)即可申请缓缴,企业办理缓缴只需提供缓缴申请表、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决议以及经办人身份证件3项材料。“材料少了,程序少了,办理更方便快捷,也更省时省力了。”该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还实行柔性补缴,明确企业缓缴期满后应恢复正常缴存并及时补缴,但确有困难的企业可制定计划分期补缴,原则上在缓缴期结束后半年内完成补缴即可,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纾困解难。
此外,绵阳中心还统筹企业降本减负和职工权益保障,明确企业缓缴前欠缴的公积金需按规定补缴,缓缴期间已代扣的职工个人部分公积金需按规定代缴,缓缴期间因退休、解除劳动关系等需销户支取的应按规定补缴等,避免产生遗留问题。
如何完善贷款逾期不做处理执行措施?绵阳中心明确所有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的缴存人均可申请。同时,健全审核机制,对在企业缓缴期间申请贷款逾期不作处理的缓缴企业所属缴存人,可直接视为受疫情影响人员,仅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件、逾期不作处理申请表即可办理。对其他申请贷款逾期不作处理的缴存人,需提供近半年工资流水(或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等受疫情影响证明材料,做到宽严结合、松紧有度,杜绝政策滥用风险。
如何完善租房提取支持措施?结合绵阳区域租房价格水平,适当提高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即在原标准上提高20%,其中,主城区和江油市的租房提取限额由原来的1.5万元提高至1.8万元,其余县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至1.2万元;同时,提高租房提取频次,将原来的按年提取调整为按年、按季、按月自主选择,每次提取金额由职工自行确定,但累计不得超过年度限额,更好满足缴存人支付房租实际需要。
在此基础上,绵阳中心还完善提升服务组合措施,实施容缺办理,企业申请缓缴可暂不提供协商缓缴证明材料(决议书),以承诺方式先行办理,申请后3个月内(不超过2022年12月31日)提供均视为有效。同时,推行网上办理,开通公积金网上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等线上业务办理渠道,实现“指尖办”“掌上办”“一次办”;开设绿色通道,在各服务网点设置“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快捷服务;开展政策“送上门”,根据企业需求,实时上门进行政策解答,提供业务办理指导。
“让政策惠及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据介绍,为做好政策解读,绵阳中心制定全市统一的政策解读文本,修改完善服务指南,明确各分支机构可结合属地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特色宣传活动,但不能自由发挥、随意解读政策内容,从严从紧政策宣传口径;线上利用官方网站、绵阳日报、绵阳发布、绵阳政事、绵广1033、直播绵阳等数字化平台深度宣传解读政策,线下在政务中心、公园广场、企业园区等地多次开展“海报式”“现场式”宣传活动,推动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措施直达快享。
同时,围绕接件人、审核人、审批人、受托银行经办人、缴存单位经办人“五类人员”,扎实开展统一培训,举行现场业务测试,确保一线骨干人员全面深刻把握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核心要义和执行口径,夯实政策落地人力智力根基。
为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绵阳中心还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监督功能作用,将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稽核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体系,与干部奖惩、绩效奖励精准挂钩,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走样。同时,深入开展“访企业、送服务、促发展”专项活动,强化信访和舆情监测,持续通过12345热线、书记市长信箱、问政四川、服务窗口等一线渠道,收集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实时会商研究解决,先后完善执行口径4次,制定补充解释2次,切实将问题和风险化解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
据统计,自绵阳市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措施实施以来,累计审批缓缴企业31个、涉及职工2284人,累计缓缴公积金798.06万元;因提高租房提取额度惠及职工2707人,累计办理租房提取4502.55万元;因提高租房提取频次惠及职工180人;政策实施前平均每月线上业务办理量占比68.98%,10月底已达77.70%、提高8.72个百分点,为稳住绵阳经济大盘贡献了坚强力量。实施过程中,未出现负面舆情和信访矛盾,受到了缴存企业、职工的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并被多家媒体刊登转载。
下一步,绵阳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统筹风险管控和民生保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以更多改革、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公积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