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美,就在灯火阑珊处
(2019-09-18 19:36:30)
近日,《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的出炉,引发关注。规划中提出了划定“暗夜保护区”的设想,将按照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理分区、光暗平衡,减少城市光污染源产生的原则,划定暗夜保护区。有人觉得,只要现代文明存在,人类的夜晚注定辉煌常驻,各地都在提振“夜经济”的当下,这种看似反其道的规划令人不解。也有人认为,无论城市如何光彩夺目,都不应剥夺人们仰望星空的机会。让静谧的归静谧、喧嚣的归喧嚣,这样的城市才更宜居。对此,我们连线本台特约评论员朱成方,听听他的说法——
作为名闻遐迩的文化旅游城市,成都的夜晚要亮起来,美起来,这无可非议。但假如一味地追求景观照明的“亮度”,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电能,更是违背了“美起来”的初衷。
中国的水墨画,有一种“墨分五色”的技法,说的就是画家运用墨色的“焦、浓、重、淡、清,来表现丰富的色彩。而一个城市的夜间灯光强弱搭配运用,也是能够表现“墨分五色”的真谛的。比方说,有一次我在夜间去杭州西湖景区的苏堤观赏桃花,相对灯光璀璨的白堤来说,夜间的苏堤,那灯光就要暗淡多了。然而,正是在迷朦月色,暗淡灯影之中赏花,才能够感受到苏堤桃花那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色彩,而夜苏堤的无穷魅力,就是在灯影稀疏、月色朦胧之中凸现出来的。可见,对有些景观来说,该亮的地方,自然是应当璀璨夺目的,但也有一些景观,却非得融入淡淡的月色星光之中,才能凸现出它的朦胧之美。而一味的追求“亮度”,反而会大煞了风景。
再从城市的光暗平衡角度看,一个城市商业中心的灯光,固然应当是璀璨亮丽的,而对居民小区以及公园的长椅周边来说,那就一定是灯火阑珊为好了。要不然,公园里一张明亮灯光下的长椅,是不会有年轻恋人光顾的;而居民小区的灯光假如太强烈的话,也会影响人们睡眠,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的。
可见,在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景观照明之际,相关部门提出了划定“暗夜保护区”的设想,不仅符合了绝大多数成都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更能够凸现“夜成都”的朦胧之美。我深信,这样的设想,一定会赢得人们为之频频点赞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