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飚歌,就该立个规矩
(2019-07-26 16:05:09)
近日,上海闸北公园定制了《闸北公园噪声防控公约》,规定公园里唱歌朗诵、乐器演奏等活动不得使用话筒等扩音设备,歌舞拳操等需要音乐伴奏的可以携带一定功率的伴奏音响设备,但要将音量控制在70分贝以下。支持的网友认为终于能清净地逛个公园了,但也有网友认为,小区楼下要安静,公园里也要限制,那想跳舞的人能去哪儿呢?对此,我们连线本台特约评论员朱成方,听听他的观点——
其实,上述现象还不仅仅发生在上海的闸北公园,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里,公园,早就成了人们“飚歌炫艺”的场所了。那些在公园里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的人们,他们还真不是仅仅为了自个儿找个乐子就能够满足的,对他们来说,最最要紧的还是那里有很多围观的人群,他们才是“把音响调高”的最大动力。
可能有人会说了,公园么,毕竟不是私家花园,你到公园拉个二胡,吹个葫芦丝,或者伴着轻快的音乐跳个舞,这当然是你的权利呀。但不知你想过没有:你的权利的边缘,就是别人的权利了,当你只顾自个儿享受,把音响调高的时候,你就已经剥夺了其他人享受这公园原本的清净和幽雅的情调了。再从法律层面看,在公共场所制造噪音的行为,就已经违反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了。可见,不管不顾地在公园制造噪声扰民,无论从道德层面上还是法理层面上,都是说不通、行不得的。
类似景况,曾经在杭州的湖滨公园也遭遇过。最闹猛的时候,会从六公园一直延伸到柳浪闻莺,唱歌跳舞玩乐器的,都只想用自家的大功率音响,把别人家的声音盖了。甚至把远近闻名的英语角也挤出了六公园的地盘。后来,湖滨公园的管理者召集了各个活动点的召集人,约法三章,在音响上严控70分贝这条有着相关法规依据的杠杠,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和磨合,这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情景,便再也看不到了。我们期待,上海的闸北公园,乃至全国所有的公园,都能像杭州湖滨公园的活动者一样,管好自己,顾及他人,让公园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