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手机买菜点个赞
在杭州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张姐的摊位占据了农贸市场进口的有利位置。但是张姐却"眼红"位于市场角落里的摊位。原来,那几家摊位都上线了饿了么,生意特别好,如最早在2017年8月开始上线饿了么的摊主刘仓贵,去年开始,一天的营业收入就有6000元,如今外卖订单要占总收入的8成。就此,我们连线本台特约评论员朱成方,听听他怎么说——
你看看,如今在杭州,这互联网+,去加到菜场里去了。买个菜,就再也不用到农贸市场去寻寻觅觅了,只要掏出手机下个单,也就半个来小时,快递小哥就会把新鲜菜肉送上门了,这种方便快捷的体验,不光会被越来越多“没时间逛菜场”的年轻人所接受,还解决了不少“怕走楼梯”的老人们的困难。也难怪那个占了好摊位、生意却做不过人家的张姐要眼热心跳了。不用说,这种线上买菜的方式,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的。
当然了,好的商业模式,还是得建立在优质的商业服务上:你看这个名叫刘仓贵的摊主,他的“生意经”就必须做得很到位:除了要做到安全卫生货真价实,他还会主动地给自己的客户送一点姜、葱、蒜。为了迎合年轻顾客的口味,他还得一些菜品小加工上动足脑筋。这说明,消费需求升级和城市规划的调整,正在倒逼农贸市场采用更高的流通效率和更好的经营秩序来适应变化,杭州在这一方面又领先了一步。
特别要紧的是,对这个新的经营模式来说,还促进了杭州这个日趋老年化的城市居家养老的配套服务。对负责居家养老的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怎么让老人们尽快地学会“用手机来便利生活”,也成为当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社区服务品质的一个新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