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教学真的不行了?
(2018-05-18 21:16:48)
杭州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昨日(0518)发布了《杭州市营利性文化课程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即日起正式实施,为营利性文化民办培训机构发展指明了方向,填补了监管空白。这对这事,我们请本台特约评论员朱成方,听听他的观点。
在这个《设置标准(试行)》发布之前,杭州的营利性文化民办培训机构真可谓是一片乱象:据杭州市教育部门摸排调查,共发现无证无照的民办培训机构174家,无证有照机构1032家。——看看,这么多非法运营的培训机构,能够在杭州市区长期存在,已经是“奇迹”了,再加上长期处于监管缺失的“灰色地带”,存在着教学无计划,教师无资质、退费维权难,安全隐患多等众多问题,更是让众多学生和家长无所适从。从这个角度看,相关部门发布《设置标准》,抬高准入门槛,填补监管空白,对整治民办培训机构乱象,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问题是,当下中小学生的书包已经足够沉重了。而我们的教育部门一边不停地喊着为孩子们“减负”,一边却与众多培训机构形成一种“巧妙的默契”,明里暗里地支持孩子们去培训机构“补课”。有的老师甚至在学校课堂里只讲“大路货”,而把教学的“精华部分”留到培训机构去讲授。还有一些民办学校,仍把培训机构举办的众多“赛事成绩”当作“敲门砖”。面对如是“公开的潜规则”,家长们也只能心领神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是靠不牢的,除了向培训机构支付更多的血汗钱,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学习负担,自家孩子在学校课堂里是学不到“真功夫”的,进不了好学校的。
其实,在《设置标准》发布之前,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相关的法规去制约那些证照不齐的培训机构了。可见,我们并不缺失相关的法规,缺失的却是监管部门不折不扣执行法规的能力。所以,让我更为担忧的是,《设置标准》的发布之后,各种培训机构并没“做减法”,孩子们的书包也并没有减轻。而我希望的,是学校能够彻底切断与培训机构千丝万缕的关联,提高九年制义务教学的质量,直到培训机构全部淡出家长们的视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