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白狐”的故事还没完
(2009-11-05 01:27:53)
标签:
杂谈 |
“千年白狐”的故事还没完
朱成方
这些男士,可都是正儿八经地想通过婚介所找到自家的“另一半”的。比方说那个已63岁的李新(化名),本来是想找个50岁左右的女士的,填了表,缴了费,便见到了“登记年龄49岁,看起来最多只有30岁”的刘某了。满以为是上辈子做了善事,千年等一回,终于等到了“上辈子放生的那只白狐”。不用说,一见钟情的李新,牵着刘姑娘的手,大店进小店出,给刘姑娘买衣服置项链的时候,真的是“扑心扑肝”的。见了四次面,花了6000多元,却不想,等衣物购置得差不多了,那“白狐”就像飘然而来那样,飘然而逝了。(他要是知道刘某才22岁,与他同时坠入情网的还有两位比自己年轻得多的男子时,会不会气得当场晕过去?)
说到在医院内外行骗的医托,很多人会咬牙切齿,因为被医托骗的不光是金钱和信任,弄不好还会耽误了病情,送了卿卿的性命!但说到婚托的时候,大都会当作饭后茶余的笑话来讲的。其实,与医托相比,婚托更为可恶。原因是,要是你的病本来就不严重,医托推荐的“乌花郎中”,虽说斩了你几刀,但必竟也给了你药,说不定歪打正着,那药吃得你一吐一泻臭汗一身,那病倒真好了。但婚托出场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她或他玩弄的是感情,骗取的是金钱,还有就是比金钱更为宝贵的时间。
刘姑娘是(扌可)牢了,与刘婚托联手行骗的三家婚介所也关门“倒灶”,看起来,这事儿似乎做得蛮清爽的。但我总觉得这事儿还没完。你想想:就在刘姑娘在某宾馆落网之际,那三家婚介所随即“打烊”,三位老板也不知所踪——那三家婚介所的老板的“信息”为啥介灵?明明是与刘一起行骗的,为啥这几位老板就能这么容易逃之夭夭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背景”?照理说,婚介所的老板都是真名实姓地在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要将这几个主儿与刘某一起绳之以法,似乎难度不大。
说不定,就在你看报纸的功夫,这几位老板已走进有关部门,正在登记注册三家新的婚介所,准备重操旧业呢。要真这样,一定还会有李新之类的冤大头遭遇“千年白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