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导向牌
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民最为期盼。农村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市民化最大问题是农民身份,把农民与耕种土地死死捆绑在一起,把农村与集体土地死死绑在一起的这种古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已经成为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阻力,成为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
农民第一次解放自己的标志是组建“农民工”团队,离土离乡成为身背农民身份的“打工者”。他们通过挣脱土地束缚追逐城市先进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实现致富梦想。
农民第二次解放自己的标志是“农民工”回乡与务农工汇合,城镇化蓝图为释放农村生产力的潜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再改革、再创业、再解放创造难得一遇的历史契机。
到乡下走一走,你会发现有的农村最要紧的不是城镇化而是需要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农业产业规模化、旅游产业清洁化。简单把农村拼凑在一起,脱离农业产业搞城镇化,不是老百姓所要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除增加硬件建设外,生产组织专业化、社会化至关重要。到乡下你会发现农民自主创业的欲望非常强烈。旅游景区的“农家乐”、地方特产厂店、旅店导游、客运以及因时因势创造的“纪念品”,让游客的多种需求随处得到满意的市场供给。农村给城里人提供诸多方便及有偿服务的同时,他们有享受城里输出的“公共服务”的权利,这种要素的交换对流实际是最大的“市场交易”。
用市场规则包装农村,以公司等运作组织的参与,促进新的农业产业振兴,让更多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公司化、自由经济个体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将农业农村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让更多农民转为“打工”者,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课题,也是新一届领导人最大的功课,人民期待,世界在注目.一旦启动势不可挡。农民参与城镇化迫切期待解决农业社会化生产,期待农村增添更多公共服务行业,让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共享,生活趋同,生产经营多样化。实现城镇化重要因素就是老百姓自觉参与的态度以及是均衡发展还是重点发展,均衡发展没财力支持,重点发展苦乐不均。因此,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的一面旗帜,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导向牌,一代人做不完的大题。
美丽的中国,成为中国人的中国梦。乡村美丽可以成为城镇化的精神大餐,期待到美丽的乡村开发建设成为城市经济组织追求的目标动力。新型农村不仅仅是绿树成荫、花团遍野,不仅仅输送农产品,广阔天地还为城市宜居送来屡屡清风,杯杯甘冽清泉。实现农村先进生活生产方式的形成机制,大大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再创业、再解放者。
聚焦城镇化,我们能想象到,农村未来会有大量的“农场主”出现,现代化的农业工人可能比现在的农民工更有荣光。公共服务业的兴起,还将大量增加就业人员。有吃有喝有住以后的农村,什么新行业都可能出现。
聚焦城镇化,2.6亿农民一定会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城镇化过程留下的农村“空心化”,一方面老少妇幼的留守难以支撑农业现代化,同时又释放巨大的市场商机,组建耕耘18亿亩土地的农业生产队伍需要精英,在城镇化建设征程回乡的农民工成生力军也势在必行。
美丽中国不仅因城市高楼大厦而美丽,火热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是魅力和美丽中国的原点。农民迈进城镇,从美丽乡村开始启程,以精英回归从事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中国才会更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