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回忆与畅想岁月 |
岁月流逝 难忘军旅情怀(之十)
飞鹰
丰衣足食 生活充实
武汉的夏季虽然很热,也有舒服的时候,比如,九月中旬到第二年的一月份是黄金季节,气候宜人,令人神往。
武汉的秋季很美。我们的生活也很丰富。
秋天,抽干鱼塘的水捞鱼,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打鱼的时候,全体干部战士穿着雨裤、抬着网箱、扛上渔叉、拉着长长的渔网捕鱼,是最有刺激性的劳动。尤其捞出几十斤重的大鱼,大家既惊讶又兴奋,在当时,市场上很少看到这么大的鱼。看着满载着鲤鱼、鲢鱼、青鱼、草鱼和武昌鱼一车又一车,运往基地。那份丰收后的喜悦,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到。
春天播下的种子到了秋天获得了丰收,那满目金黄的稻穗,经过收割、扬场、脱粒、碾米、入库、装上车时,当一辆辆军车把大米拉往基地时,回首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的汗水,留下的足迹,带来的是喜悦和满足。
到了秋季,武汉电不紧张了,饮水充足了,天气也爽朗了,秋高气爽,冷热适度,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使人感觉舒适而又十分惬意,这个时期也是我们农场战士最感到欣慰的时节。
秋天,当我们将成批的肥猪赶往收购站的时候,得到周边老百姓的赞许,收购站给了高价,战友们感到自豪。
在农场,我们自己种菜,自己养猪,伙食很丰盛。那几年连队养了成群的鸭子,农场请来了师傅制作皮蛋(松花蛋),用以补充连队的营养。我们吃新粮食,吃各种各样的蔬菜。什么空心菜、卷心菜、黑白菜、莲藕、辣椒、苦瓜、包菜、胡萝卜、蒜薹、蒜苗、茭白、芋头、荸荠、蒲菜、菱角……,各种各样的副食品,可以使你大饱口福。猪肉炖藕、油炸糍粑、肉炒辣椒、炸鱼丸子、藕荷蒸肉、清蒸武昌鱼、腊肉炒蒜薹,香脆豆皮(最有名的武汉食品),眼花缭乱的菜谱,使你感受一种生活的充裕。在武汉,蔬菜果品充足、鸡鸭鱼肉丰盛,四季有菜、常年有鱼、顿顿有肉,伙食营养丰富,足可以补充艰苦环境中,战友们在体力和精力上的透支。
在武汉,可以说吃的是“九省通衢,味兼南北”,说湖北是鱼米之乡名副其实。我们在军营,能尽尝武汉汇总大江南北的饮食风味。武汉人喜欢吃酸甜麻辣,对我们部队也有很深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武汉也有“吃”文化。那时候我们经常吃一种南方蔬菜叫苦瓜。我和很多北方人开始都不喜欢吃,后来成了须臾不离的一道菜,为什么?当时不知道;还有就是经常吃辣椒,开始不习惯后来离不了,现在又不常吃了,为什么?当时也不知道。复员以后,历经漫漫人生路我感悟到,品尝辛苦犹如品尝苦瓜,苦中有瘾头,苦中有营养。辣椒呢,吃起来火辣辣的,使你大汗淋淋,开胃口、驱潮湿迅速补充维生素,吃辣椒可以享尽辛辣的痛快。秋高气爽的秋天,要是吃武昌鱼喝几大碗酿成的米酒——爽!
在武汉,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我记得我们场部有军人委员会,每年年底开三大民主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其中的生活民主会了,每年这个会作用很大,备受战士关注。生活民主会上战士们要提很多关于改善伙食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战士们提意见时,没有心理障碍,没有后顾之忧,所以直截了当,心直口快,诚心诚意。不像现在社会上提意见那么隐讳,说些“希望”呀“美中不足”呀等虚伪绕弯子的废话。我们的军人委员会由老兵们组成,生活民主能使我们体会到军队的民主之真、之实、之作用。
秋季的周末,约几个战友,拿着照相机到解放公园照几张像,逛逛武汉商场,坐坐轮渡,看看农民运动讲习所,走走武汉长江大桥,到六渡桥的饭馆点两个菜、吃两碗米饭解解馋,然后到汉口新华体育场看看体育比赛,回到场部你一句我一语地调侃见闻。这些是我们在节假日富有活力的业余生活。
到了节日,部队按照规定安排好留守人员。其余人员轮流到市里购物、参观、游玩,晚上回来交流奇闻轶事。那时候我常和swg、wxh等战友骑自行车到六渡桥、汉正街这些地方逛逛。
每年要是战友的“老婆”来部队,我们也跟着起哄要个车,到市中心潇洒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