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开发区的情况思考企业的退出问题
长期以来,如何上项目,上那些项目,已成为政府决策及投资者惯性思维模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改革也习惯于投资,“进”容易,“退”很难。因为企业退出通道没有,退出的机制也还没建立起来,我们历来都是只可上、不可下,只可进、不可退。所以,企业退出机制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难题和热点问题。
经过查阅资料,参考辽宁省经贸委清理“壳企业”的方式、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出台盘活闲置土地的措施、咨询唐山高新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和实际遇到的问题,我们感到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而又重大的问题。
经分析,目前,工业区需要退出和有可能退出的企业有:征地未建企业、建厂后无生产和经营企业、产品没有市场的低效益无税收企业、资不抵债的涉讼企业等。其中,征地未建企业、资不抵债的涉讼企业的退出问题可以由法律手段解决;而建厂以后无生产和经营企业、产品没有市场的低效益无税收企业也就是常说的“壳企业”或僵而不死的企业则是退出机制的难点,没有现成的经验。
一些资料所显示的企业退出方式适用于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者居多,那种适合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企业退出机制还很不完善。
可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企业退出市场必须通过一定的通道,这是企业市场退出的核心问题。从当前实际看,企业退出市场的基本通道主要有四种。
一是转制重组,即对虽然陷入困境,但业务尚能正常开展的中小企业,按政策规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转制。转制重组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企业退出方式,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
二是关闭(停业)注销。这是一种最为直接和简单的企业市场退出方式。关闭由行政机关以行政手段强制作出,如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等法规,对该项目企业依法决定关闭。
三是兼并、合并。兼并指优势企业“吃掉”劣势企业,劣势企业法人地位消失。合并指优势、劣势企业组合成为一家新企业,原两个企业的法人资格均不再存在。兼并、合并的共同点在于都以优势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即有经济实力,有管理力,有扩张意愿的企业作为资产重组的主角,能够发现适宜对象及其资产价值。
四是破产,这是最为激烈的一种市场退出方式,指经营失败导致经济主体解体,从而引起经济主体消亡的一种特殊方式。近几年实际上形成了计划内破产和计划外破产两种方式。
我们认为:综上所述,对退出企业处理的上述方式除一些成熟的法律手段以外,无非就是用行政手段和“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条件下的退出手段。
作为国有企业中的“壳企业”的形成主要基于四个成因:分立、重组、合资和长期关停。
一、壳企业有四种类型:
1、企业无生产经营活动,主业停产2年以上,重新启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要素不具备。
2、企业基本无有效资产,实物资产中非经营性资产、无法变现资产占70%以上。
3、企业无偿债能力,债务包袱沉重,实际资产负债率100%以上。
4、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资格基本丧失——换言之,壳企业基本上已经没有应对银行债务的能力。
目前开发区也有类似的企业需要退出或转制。
二、企业退出的条件:
1、政府对企业退出的支持、援助。由于市场机制对阻碍企业有序退出的因素显得无能为力。为此,政府须给以干预,促进企业退出。企业退出问题应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一是,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实施有效指导、协调及管理,确实为企业分忧。二是,企业退出的核心问题是资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应制定资金、土地、固定资产的援助政策与措施。制定对某些企业停产,或低效生产,提供转产贷款、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的促进企业退出并转产的政策。使企业在必须退出的时候,能够最大可能地减少退出的障碍,及时退出;尽可能降低退出企业的经济损失以及相关企业的负担;尽可能降低退出企业用户的各项损失。
2、退出企业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企业的退出方式大致有:改组、联合、兼并、出售、拍卖、破产等形式,也可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合资嫁接等形式,还可采取企业转产的方式退出。
3、运用法律手段迫使企业退出。主要适合破产法。采用破产的方式让其退出市场,这既是对有限资源的保护,也是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我国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破产界限为:“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
三、围绕企业退出的微观经济手段
1、企业进入开发区时管委会提供梯度土地定价,即有条件出让土地。依据若干年经济效益和税收状况制定返还土地款和追缴土地款的政策。比如,三年后无效益无税收增加其土地成本,反之,减少。
2、以提供资金保障形式为企业提供担保,即有鼓励和限制条件的资金支持。企业低效益、无税收、无力经营时,以收回土地抵资金形式,迫其退出。有效益有税收时按时收回担保承诺。
3、重组低税收企业,监控低效益企业,追踪“破产销号”企业,整合无力经营企业,建立企业退出前的预警机制、退出过程的监控机制和退出后其宗地上新企业介入的服务机制。
退出机制的建立、运转和有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经济现实和理论问题。